老音响迷谈经典器材


原本在我的规划当中,「音响论坛」十周年应该要谈一些当今顶级的器材,方式可能会像五周年时由各位资深主笔与业界高手来联合推荐,告诉读者在他们心目中最Hi- End的器材有哪些,最值得购买的器材又是哪些。不过正如同总编先前所说的,近年来音响器材的价格实在高得不合理,许多厂家每推出一款新器材,价格就跟着向上飞涨一大截,所以我们决定在论坛过十岁生日的今天,干脆来和大家谈谈过去十年当中最值得回味的音响产品。「老音响迷谈老器材」这个标题可能下得太过严肃了些,一来列名其中的主笔其实跟「老」字扯不上什么关系,二来这些器材也不见得老,只是目前都已不再继续生产罢了。

器材停产可能有很多理由,并不见得是厂方发现了新的设计重点,有时候成本控制、市场导向往往才是决定因素。随便翻开一本五十期附近的「音响论坛」,您会发现广告页中的器材尚在生产者寥寥无几。而那些曾经极富盛名的器材目前在哪里?在某些懂得鉴赏之士的家中?还是在二手音响店里满布尘埃?抑或是至今仍堆放在代理商的仓库里?大展时看见有些代理商拿出存货出清,昔日一套扩大机的价格会让人瞪大眼睛以为听多了一位数,现在的出清价格却比家中的顶极线材还低......

我们并不是要鼓励音响迷们放弃现役产品,专注于搜寻这些可能难得一见的器材。推出这份推荐名单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读者们知道,这些阅机无数的资深音响迷经历过这十年后回头看,是哪些停产器材最让他们怀念不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了解这些曾经深具意义的器材,或许更能够让您看清楚音响多年来的发展走向,还有如何在新一代器材中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产品。

要请您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每一位主笔都是以「最好的声音表现」为选择依据,也并不是每一位主笔都会考虑到维修、使用年限、二手行情的问题,所以这并不是一篇「二手器材推荐名单」。我们的题目是「过去十年中最令你念念不忘的器材」,条件是该机种必须已经停产(所以现役产品一律不能考虑),曾经在过去十年中进行生产(所以骨董机全部除名),并且被主笔们视为「经典器材」的产品。张典齐医师、李凌(陈弘志)与赖英智还在来稿中一再强调选择的重点,并且告诉读者们许多碍于规定而未能列出的遗珠之憾,但为求版面完整性未能一并刊出。下一期江俊德将会走访几家二手音响商,为大家简单介绍选购二手器材的状况,届时将会把各位主笔的建议一起告诉您。


◎刘仁阳

光悦Rosewood

这也是过去我使用的唱头之一,日本器材在声音的表现上,往往很难受到日本以外音响迷的青睐,但这颗光悦唱头却是出乎意料的好。经过适当的调整之后,中频段的质感已达艺术境界,空前绝后的表现经常让我怀念不已。听听光悦Rosewood唱头播放小提琴演奏,逼真的擦弦质感以及强烈的箱板共鸣,感动得让人由衷佩服,甚至胜过目前使用高科技设计的讯源器材。可惜我的光悦Rosewood已经过度使用,在无法购得新品的情况下,留下永远的回忆。

Leedh CD F1 Classic

是不是写错了?为什么没听过这个牌子?原因很简单,如果您没听过这个厂牌,表示您的音响年资还不够,Leedh其实就是法国Micromega的前身。根据路边社非证实报导,创办Leedh公司的老板,自从把Leedth公司经营起来之后就脱手易人,后来经营者承袭Leedh的外型,但厂牌名称则改为 Micromega。因此Leedh Classic CD转盘不但停产,而且连厂牌都消失了,有没有办法找到二手产品,就得看您的运气了。同时期的Leedh CD转盘有两型,侧板加木边的是Classic普通型,声音较佳;而侧板无木边的为Pro型,相较之下反而逊色一些。这部转盘是我认为至目前为止声音最丰厚的转盘,半年前我手上的Leedh Classic因为使用长期使用,雷射头寿终正寝无法修复,只好更换成修改过的Vimak DT-1000以及Proceed PDTⅡ转盘。

Proceed PDTⅡ

很意外吧!很多人以为只有高价的转盘才能搭配最严苛的大型系统,实际上若您真的以声音表现论器材价格,这一部外观方正不花俏的转盘,售价至少要卖到百万元才行。具有百万元声音表现的Proceed PDTⅡ有那些特点呢?首先它声音的能量特别强,目前许多CD转盘声音过于柔弱秀气,遇着大气势时裹足不前;它的中低频厚度及量感目前几乎无人能及(Leedh Classic以及PDTⅠ例外),只要系统够标准,换上Proceed PDTⅡ转盘之后就可以轻易查觉这项独门的特色。很奇怪,这么好的器材怎么反而出现在Mark Levinson的副品牌身上呢?

Theta GⅢ数类转换器

几年前当Theta设计者「吗啡」先生到家中聆乐时,从他口中对声音的观念与认知,就可以推敲出这部Theta GⅢ的声音走向。他喜欢听现场音乐轻松的发声特性,也注重两极延伸的规格与响应,瞬间的瞬时反应、强大的能量、强烈的冲击性、宽广的音场以及逼真的质感,都是他所追求且喜好的,而我认为这也是一部好器材至少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听过诸多数类转换器之后,我认为Theta GⅢ不但是表现最佳的数类转换器,也是Theta的巅峰之作。选择Theta GⅢ时,尽量以没有加装HDCD译码芯片、高电平大输出、模拟平衡输出为佳。另有一款加装前级音量控制器的Pre版本,声音较瘦弱,不予推荐。

Audio Research LS5 MKⅡ(早期产品)

系统用得越大的时候,对于器材表现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声音不够饱满、两极不够延伸、音场不够宽广,前级也必须负担一部份责任。在这里推荐的是早期的Audio Research LS5 MKⅡ前级,内部使用十支真空管,看起来虽然令人担心这些真空管的状况,但其声音却是一等一的好。音色透明音质也高贵,虽然不是目前价格最高的前级,却有最高级的表现。我曾经与赖英智听过前、后两个时代生产的LS5 MKⅡ,在零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之下,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早期生产的LS5 MKⅡ在声音上更具有轻松宽广的气度,是预算有限音响迷的第一选择。

mbl 6010(早期产品)

如果您的预算充足,大约1990年以前生产的mbl 6010最值得推荐。就外观来看,mbl 6010算得上是造型最经典的前级,早期的产品采用整块钢板作为面板,外壳则请制造史坦威钢琴的厂商负责烤漆处理,声音与外观真正达到了艺术的境界。mbl生产顶级器材时,会特别以测试仪器进行材料筛选,最高级的IC就使用在mbl 6010身上,因此它虽然采用简单的IC制成,经过了仔细的调声之后,自然出现无人能及的优异表现。与LS-5 MkⅡ前级比较起来,mbl 6010具有更轻松的发声特性,全频段能量更在LS-5 MkⅡ之上,虽然是半导体器材,却拥有真空管在声音上的所有优点,并且进一步超越之。如果您找得到状况如新的mbl 6010,聆听音乐足够矣!

Musical Fidelity A-370.2

又是一部Musical Fidelity的后级,它的年份比F-18更久,而且它正是我目前驱动GenesisⅡ的现役后级。与F-18相同,它们的体积都不是小儿科等级的产品。A-370.2工作时稍有温度,机箱高度几乎是一般后级的两倍,重量更不落人后。输出功率只有170瓦左右的A-370.2究竟有何能耐呢?首先它推得动GenesisⅠ喇叭,再者它面对B & W 801、Magnepan MG20以及GⅡ.5、GⅡ等大食喇叭时面不改色气不喘。小音量或大气势时,高、中、低频比例不会改变,不若某些后级在大音量下,中低频有容易软脚退缩的现象。依据长期使用的经验得知,世界上若有MF A370.2推不动的喇叭时,该填海的不是扩大机,恐怕是喇叭的设计有问题了。

Musical Fidelity F18

这是我过去曾经使用的后级之一,它的体型巨大、重量夸张、外观则圆滑秀气,但声音却充满着雄壮威武的气势。F-18内部使用真空管放大,并与晶体管结合成为一部混血后级,输出功率大约200瓦左右。与许多重量级后级相较,不但在音质上一点都不脸红,推力更有凌驾之势,是一部推力与声音兼具的后级扩大机。MF器材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但制造品质则不甚稳定,由于F-18的体积庞大,内部使用功率组件数量多,挑选二手产品应要注意器材状况以及变压器品质,巨大的变压器或多或少会出现低频振动的噪音,若有机会找到状况良好的F-18后级,世界上几乎没有推不动的喇叭了。

GenesisⅡ

现场音乐充满着无法计算的能量,不论是钢琴独奏或整个交响乐团的演奏,弱奏与强奏之间的动态对比往往让许多音响器材显出无奈之处,除非使用大型扬声系统,才能缩短与「现场」以及「中性」要求的距离,尽量接近完美的地步。大型扬声系统强调的不完全在大音压的项目上,要获得大音压可以使用号角喇叭轻易达成,巨细靡遗才是好系统具备的要件。弱奏时,轻敲三角铁可以听出袅袅环绕的细微振动;强奏时,数十颗单体全力输出,用尽一切力气重建现场气势。忠于现场不就是「中性」的具体表现吗?想要获得如此享受,GenesisⅠ应该列为第一目标,不然已经停产的GenesisⅡ则是毫不考虑的第二选择。

GenesisⅡ.5

TAS总编辑HP近十年来的参考喇叭只有两个品牌,它们是Infinity IRS-V以及GenesisⅠ,也都是Arnie Nudell不同时期的作品。当Arnie Nudell自立门户成立Genesis之后,我就从这款GenesisⅡ.5开始试探Genesis的产品,结果令我相当满意,以至于更换为目前的G Ⅱ、GⅠ两套系统。GⅡ.5对于进阶级的发烧友来说相当适合,由于高音单体数量较少,因此高频段能量较好控制,厂方设定好的电子分音超低音相较之下也容易调整,几乎在试听室中一摆,就能发挥及格的表现。初次接触GⅡ.5的音响迷,会对「低频」以及「极低频」重新定义,虽然在量感上仍不及四件式的GⅡ、G Ⅰ,但您会从GⅡ.5身上发现过去从未听过那一段频率的声音,那是相当新鲜有趣的经验。

B&W 801 MKⅢ(早期产品)

请资深音响迷推荐最适合入门Hi-End领域的喇叭,B&W 801获得的票数一定最多,为何如此受到欢迎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价格与声音表现。但说实在话,我也仅在两个地方听过表现最佳者,推敲其原因是大部分的人会照单购买器材,但却疏于对器材的细心调整,以至于坐拥高级器材,却发出普通声音。在此推荐早期的第三代801,当时一位音响迷使用Hafler大功率扩大机驱动,表现皆已达到最高要求。充份驱动的B&W 801,能量惊人而且声音相当中性,您也绝对想象不到12吋的低音单体也具有震屋瓦的实力,只可惜这样的声音已经日不复见。后期801 MKⅢ则加强了中高频的响应,相较之下较缺乏温润的音色,调整的挑战性更高。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