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从未远离-Mark Levinson No.512/No.532



一些资深的发烧友有时候会感慨:回头看看自己走过这几年的发烧之路,其中的滋味还真是一言难尽,光是那些不断上演的历史变迁就足够让人唏嘘。有位朋友告诉我说,20多年前,当自己还很年轻的时候,几乎倾家盪产的买了一套Mark Levinson的器材,儘管钱花的心疼,但是那种心理的满足感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事过境迁,当年创立这个品牌的Mark Levinson本人已经辗转了多个公司。而今在LG门下继续发光发热,而Mark Levinson这个品牌也已经转手到哈曼集团旗下的Madrigal公司,在强大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团队以及财力的支持下继续延续着传奇的光辉。

我们且不让这些变迁对于Mark Levinson本人或是品牌都意味着什麽,也不必去打探Mark Levinson先后创立Cello和Red Rose经历了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只需要很欣慰的看到,曾经被视为美国最发烧的三大品牌之一的Mark Levinson,仍然以不妥协的姿态与Krell、Jeff Rowland齐聚在Hi End的舞台上,也许有不少发烧友可以再咀嚼一下年少时期的梦想。在进入哈曼集团后,Mark Levinson以更坚定的步法大步前进,不仅与Lexicon的生产线合作,确保专业级的做工,而且拓展市场,与Lexus汽车联手,涉足汽车音响行列。可以说,哈曼集团接手使得Mark Levinson紧跟时代的潮流,看看哈曼集团旗下的品牌,我们就不难想像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团队在支持着这些Hi-Fi产品一批又一批走进发烧友们的视线:AKG、Audioaccess、Becker、BSS、Crown、dbx、Digi Tech、Harman Kardon、Infinity、JBL、Lexicon、Mark Levinson、QNX、Revel、Soundcraft、Studer…


Mark Levinson No.512 SACD播放机是Mark Levinson发布的首款SACD播放机。

从CD到SACD

曾经有人评论说Mark Levinson的声音至纯至真,不带半点瑕疵,也不加味精,像极了潮州菜的原汁原味,一路延续下来。难怪有的发烧友抱怨听Mark Levinson的东西听不出味道来,没有一下子把人抓住的突出特点。没有突出特点正是音响器材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展现出来的品质,这说明器材重播信号的能力已经趋于完善,失真、音染都达到最小的程度,平衡性、稳定性也都表现的很好。

一贯地,Mark Levinson都不太改款,一个经典的款式总是沿用多年,更不会只为了製造噱头,而拿仅仅改变很小的机器来当新款产品推出。于是我们查阅其产品目录发现他们的产品并没有琳琅满目。Mark Levinson No.512 SACD播放机是Mark Levinson发布的首款SACD播放机,过去曾信誓旦旦说不做SACD的厂家也纷纷食言,在市场的前面,所有人都得放下高昂的心态。之前Mark Levinson曾经坚定的走CD路线,自上市暨80年代CD被广泛的接受以来,它就因其容量和价格的优势作为音乐重播的范本而佔领市场近30年。不过,挑剔的发烧友还是会觉得CD唱片播出来的声音真实度相较传统的黑胶来说还是有一些不足。


作为Mark Levinson的第一款SACD产品,很重视与其他产品的连动性,因此No.512配备了RS-232、IR输入、12V Trigger输入/出等等。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尤其是1996年的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出现,让SACD慢慢的进入我们的视线。DSD解码技术放弃了CD使用16Bit PCM录音方式,用16Bit的方式取样,把所有讯号以每秒270万次(CD 44.1kHz取样频率的64倍)的高取样方式,直接把音乐讯号波形以脉冲方式转变成为数位讯号,可以说这种方式把录音的效果完完整整保存下来而不用削减部分讯号。在频宽上,传统CD为20kHz,而SACD则高达100kHz,虽然人耳大部份时候都无法区分出这两者所呈现出来的音乐,不过发烧友所追求的空气感和细腻感以及音质的高贵感缺根此密不可分。

在容量上,两者差别更是明显,同样大小的光碟,SACD的容量是传统CD的十倍。目前市场上的SACD多採用单面双层结构,一层是0.6mm上储存传统CD格式的信号,可与CD兼容,另一层是0.6mm高密度的半透明层,储存SACD格式的信号,在将这两片像DVD光碟般黏合起来。这种光碟可以在普通CD播放机上播放,也可以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当然,播放出来的信号是不同的,所以两者的音质也是有差别的。不过,现在能录製SACD的公司不多,因此传统CD还是市面上的主流,不过按照数位科技的发展潮流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SACD成为音乐载体主流只是时间问题。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