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Creek 5050与美国的Carver CM1090


基本上,Creek 5050和Carver CM1090是二个不同市场(英、美)下的不同产物,在音色上一阴一阳,各有特色。Creek的魅力在于中高频以上的清丽,相对的中低频以下表现便不很突出。此较适合听中小型编制的古典音乐。在搭配上建议配用英製中小型喇叭(例如BBC 3/5A,KEF,Tannoy),线材可以使用较丰润型的(例如Monster),可以增加中低频部分的质感。Carver则以强壮的低频为基础而作金字塔式的音色延伸,自中频以上自有其独特的Carver Sound,在音乐的气势感上相当优秀。此外,Carver的功能齐全,更有着Hologram和Surround线路,大可作为家庭的AV中心。

Creek这个厂牌在台湾虽是新秀,但是在国际上也已早有知名度。虽然造型上具有一般英国机的风格,不过其配色却相当新颖。

  如果今天有人要问到底是设计Hi-End的器材难,还是设计Mid-Fi的器材难?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设计Mid-Fi的器材难。不论是喇叭或是扩大机皆是如此。为什麽呢?我想,可以由二方面来探讨。第一是设计上的问题。事实上,不管每年有多少新品牌提出多少新理论,喇叭的设计始终离不开气垫式、低音反射式、传输线式......等几种设计,扩大机也总在A类、AB类之间打转(或者是A类、AB类的变形)因此,在设计上几乎可以用「没搞头」三个字来形容,Hi-End的器材还可以用金碧辉煌的外表和不惜工本(其实,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的重料来吸引顾客,而Mid-Fi器材就只好自求多福了,这是一难;另外一难自然就是成本的问题了。若是不考虑成本的话,製作音响器材并不是难事,这点可由许多Hi-Fi器材设计者学历均不显赫得到证明。相反的,在成本的限制之下,要同时兼顾性能及顾客,这才是件不简单的事。试看当今有多少Mid-Fi器材,而真正声音可以入耳的有几个?所以说,难!

  但是,难归难,生意总是要做。何况,中级的器材市场要比Hi-End大得多了,这种大的肥肉谁也不愿意鬆口,于是,企业课本所说的市场区隔便发挥了作用。在市场区隔的原理下,各家厂商各自设定了属于自己的顾客层次,製造适合这个层次品味的器材,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通通有饭吃。

评论必须严谨

  前面囉囉嗦嗦地谈了这麽多,其实只想说明一件事,就是AB Test不见得是公平的。音响评论也不一定是公平的。因为每一家音响製造商设定的顾客口味都不同,声音自然有差别。拿Thiel 3.5的表现来批评JBL 4344,当然很容易可以找到一大堆你认为是的缺点,但是事实上JBL 4344本来就不是设计给喜欢Thiel这种声音的人听的,这种比较当然不公平。就像Beatles和Schubert,你说那一个伟大一些?根本是不能比较的。所以,一个音响评论员的工作应该是将一件器材的特色仔细描述并分析搭配上的可能性,使读者明瞭器材的本质为何。任意地宣判某一件器材应该填海,大有可能形成误判,而造成溷淆视听的结果(当然,有另一派的说法认为评论员应该听到什麽便写些什麽,只须要把他个人的口味及聆听器材、环境交代清楚,读者自会判断。这二种说法在立论根本上即有不同,勿庸比较)。无论如何,写与读器材评论的人,用严谨一点的态度去面对这些评论,对自己或是对器材都是有好处的。

不同国度,不同个性

  Creek和Carver便是二种完全不同导向的产品,不论在造型上或音色走向上均是如此。而这二种不同的音色也必然各有喜爱的人,因此,读者诸君在看完本文之后,仍然应该亲征到音响店确定一下,这种音色是否讨你所喜,以免购入之后诅咒之本刊。

  对Creek,我实在相当陌生,唯一的印象是曾有一部4040上过Stereophile的排行榜。其它的,由于送来的机箱中没有任何资料,代理商也没有文字说明,无法在此写出以告读者。至于其它的技术规格,只知道5050每声道有50 watts,可以桥接成200 watts,可以桥接成200 watts(又是一个无聊的数字,想想看,你有多少机会用到这个Mono的200瓦。我想得到的唯一可能是你家兄弟一起买了Creek 5050,然后有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不用了,这时另外一个人就有二部5050可以桥接来用。多小的机会)。另外,它有许多保护用的设计,可减少故障的机会。

  在造型上,Creek是黑底绿字的设计,在英系综合扩大机中功能算是很齐全的。可以接6组讯源(含2组Tape Monitor),有Treble,Bass,Balance控制,有二组喇叭端子,另外有Mute及Tone Bypass。值得一提的是Tone Bypass,我的使用经验中(地点在杂志社的五坪试听室,搭配器材是Kenwood 8020,ProAc Super Tablette加上Rogers LS-B1,线主要用Straight Wire Maestro,Monster Powerline III,当然也曾搭配别的器材以求公正),这个Tone Bypass是非用不可。用了之后整个声音乾淨得多,Dynamic也强了些。所以,除非是听一些特别的录音,否则最好使用。在背板的配置上没有什麽异乎寻常的设计,5050必须要使用香蕉?,不可以用别的?头;还有,本机只有Phono的RCA端子镀金,可能暗示唱LP会特别好听,但本刊目前唱盘送修,只好请读者自行追究真相。

打开Creek机盖,可知Creek完全是英国设计。环形变压器与中间那个散热片成为注目的焦点,其馀真是精简之极。不过佈线设计颇有大厂之风。

Carver来头大

  Carver则是此马来头大。先不提历史(想想Phase Linear 700B),光是现在Carver便有不少杰作问世,他设计的M1.0t,M1.5t曾获各大天书盛讚,最新的Silver Seven更得到TAS头头Harry Pearson的青睐,认为是目前扩大机设计的极致,由此可见Bob Carver功力之佳。CM 1090便是Carver最新一代的综合扩大机,每声道输出100 watts,光从外型上看,就知道Carver的野心很大,因为这一部综合扩大机的功能已接近一部AV Center了。不仅有Video输入,也有Surround(不是杜比的)功能。同时更具有Carver新设计的Hologram线路,在音场音像上,可以有大幅度的调整。对于讨厌多鬼香炉的人,也有CD Direct可以跳过所有不必要的设备,保持音质的纯淨。造型上,Carver也是黑色系列,最显眼的是左面那二个VU表,其它就是一大堆的旋钮和按钮,整体设计尚算整洁美观。在背板方面,喇叭端子是一按锁定式,用粗大喇叭线的人头会很大,RCA端子只有CD的镀金,似乎强调是合乎潮流的CD Only设计,另外,CM-1090有遥控设备,使用上非常方便。

  Carver的说明书中对喇叭的摆设有详尽的说明,我大略地试过,不同的摆法是有不同的效果,购入的读者应该仔细研读或者多方尝试。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