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音箱系列 > 德国 飞星/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书架音箱

德国 飞星/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书架音箱

德国 飞星/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书架音箱

  • 价格请来电商议
  • 商品点击数:24552

简单描述:德国制造,9成新以上,原包装说明书齐全。这是一对非常有特色的德国书架箱,声音轻巧耐听、无压力、结像凝聚、音色淡雅顺滑,是其特色。现在万元以下已基本找不到德国造的中高档书架箱了,Audio Physic作为德国喇叭目前的主流品牌之一,Step 25作为其产品系列里最高的一款书架箱


联系人:廖国辉
联系电话:13924020790
微信号:13924020790
腾讯QQ:1853167719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388号佳乐(高盈)音响城3楼3AF23铺 阔景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jpg


「不丢失任何细节」(No loss of fine detail)。


上面这句话是Audio Physic原厂的座右铭,也是他们音箱的制作哲学。他们甚至把这句话蚀刻在产品铭牌上,因此,当你看到一对Audio Physic的音箱,也看到了他们的这句宣告。请注意这里的用字,在「细节」之前,他们还加了一个形容词「fine」,这里可解作「细微的」;因此,若不怕饶舌,可以这么翻译这句话:「我们不丢失任何细微的细节」。


细节,是许多音响迷追逐的要素。为什么细节表现这么重要?Audio Physic的解释是:音乐表演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音乐家们和所有的乐器能够正确地演出,注意到所有演出细节,这些个别表现加总起来,就得以把音乐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音箱也是这样,当所有零件组装都准确到位,就能再生最丰富的细节。当音箱能做到如此,音乐就能深入你心,给你最深层的感动。


Audio Physic的逻辑是:「越是注重音箱制作的细节,该音箱就越能再生音乐的细节。」是不是真是如此,就等Step 25 Plus来告诉我们吧。


水滴状箱身、后倾设计


音箱的做工好,就容易给人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Step 25 Plus就有这种吸引人的本领。胡桃木纹贴皮精致得紧,原厂没有刻意在转角处施加圆弧处理,但以手触及箱体的转角,感到贴皮手工相当精细,没有一丝刮手、粗砾的感觉。「收工收得真好。」我心里暗夸。


Step 25 Plus的箱体并不是传统四四方方的模样,由上而下俯视,箱体呈现水滴状,前障板比箱体背板略宽一点,在箱体中央偏后部位向外隆起,以手抚摸箱体两侧,有波浪般起伏感。制作这种圆弧箱体比起平行面板箱身可要费工不少,费工,就意味着成本增加,那为什么要做成这样不规则的形状呢?当然是为了声音。因为只要有音箱,就一定会有箱内驻波的问题,Audio Physic不想在箱体里置入太多吸音材料,因此利用非平行面的箱体构造来消除箱内驻波。


再者,Step 25 Plus的前面板并非一个垂直面,而是有一个后倾角度。这种「后倾式箱体」,也是Audio Physic的一贯设计。这当然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藉此求取时间相位的一致。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1.jpg
Step 25 Plus的箱体呈现水滴状,以消减箱内驻波。前帐板甚窄,几乎贴齐中低音单元边缘,这有助于减少声波绕射。后卿式箱身则藉以求取时间相位一致。

内部添加特殊阻尼材


Audio Physic在Step 25 Plus内部使用了特殊的阻尼材料,作低频控制之用。除了少数有特定坚持者外,一般音箱多半会在箱内塞入吸音棉。这些吸音棉的选材、塞入多少的量,都有讲究,都需要经过计算,甚至还要聆听实测才能定案;因此就这些内部安排,也蕴含着厂商的know-how。Audio Physic并不是采用一般常见的吸音棉,而是用了一种特殊配方的材料,看起来像是灰色的泡棉,布满大小不均的气孔,但是质地却是硬的,不像普通泡棉那样软软的。先前原厂来访时,业务总监Stefan Dreischarf就曾拿样品给大家看。此一阻尼材料,普遍用于Audio Physic的各款音箱内。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2.jpg
Audio Physic采用一个称为「振动控制端子」(Vibration Control Terminal,VCT)的特殊技术。他们把音箱端子连于一个25cm×9cm的大块铝板上,铝板不用螺丝锁定,而采胶黏方式固定于箱体。他们使用一种叫做neoprene的聚合物黏合,作为隔绝箱体振动的阻尼。

振动控制端子


音箱端子的设计也有学问。端子选用WBT的产品,但我说的学问可不是这个,买成品料件谁不会呢?自己订制、甚至自家车制专属端子的厂商,更所在多有。Step 25 Plus的音箱端子学问,不在于端子本身,而是在端子与箱体间的「悬吊系统」。Audio Physic表示,很多人都忽略了线材避震的重要。在整个声音传导过程中,任何的振动都会引起系统的谐振,这都影响声音表现。线材不仅负责传递电子信号,同时也会传递系统所感染到的各种机械振动。当振动能量传递的方向与信号传地方向相反时,对于声音的负面影响最大。音箱发声时当然有强烈的振动能量,这些振动会透过音箱线回传到前端,进而影响系统的声音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udio Physic采用一个称为「振动控制端子」(Vibration Control Terminal,VCT)的特殊技术。他们把音箱端子连于一个25cm×9cm的大块铝板上,铝板不用螺丝锁定,而采胶黏方式固定于箱体。他们使用一种叫做neoprene的聚合物黏合,作为隔绝箱体振动的阻尼。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3.jpg
Step 25 Plus使用了WBT的音箱端子。

单元均与旗舰音箱同等


真正值得Step 25 Plus骄傲的,乃是它的单元。高音单元用的是39mm的HHCT II(The Hyper-Holographic Cone Tweeter II)高音,中低音用的则是一只150mm的HHCM(The Hyper-Holographic Cone Tweeter Midrange)单元,这两只单元用在十万元等级的书架音箱Step 25 Plus上,同时也用在百万等级的旗舰音箱Cardeas Plus上。您说,这是不是值得Step 25 Plus骄傲呢?


HHCM铝合金振膜


先从中低音说起。HHCM单元使用的是铝合金振膜。金属振膜的最大好处就是其材质够硬、强度好,因此振膜不易变形,理论上更不容易出线失真。但是,金属振膜难免会有「金属声」,这不是刻板印象,而是物理的定则。因为物体本身的材质,会有某种频率的谐振,因此金属振膜会有金属振膜的音色,纸盆单元会有纸盆的音色,PP振膜又会有PP振膜的味道。音响厂商要做的,就是在选用材质之余,还要控制谐振。Audio Physic知道这个问题,因此在这个铝质振膜表面,加上一层特殊配方的镀膜。原厂并未对这层镀膜的内容物与配方多做说明,但指出它具有陶瓷成分;倘以手轻触振膜表面,有一点PP振膜的触感,推测这层镀膜也含有聚合物。加上这层镀膜之后,这个振膜就不只是铝合金,还有其他物质特性,因此谐振也就改变了。


为了消减「金属声」,Audio Physic还有「撇步」。他们设计了特殊配方的悬边,虽然看起来与一般音箱所使用的橡胶悬边无异,Audio Physic却表示,这是一种兼有硅胶和橡胶特性的材质,可作为金属振膜的良好阻尼, 原厂称此为「动态锥盆阻尼」(Active Cone Damping,ACD)。不仅以镀膜来调和金属振膜本身的谐振,更藉特别材质的悬边作为阻尼来化解恼人的金属声,Audio Physic光在振膜上就下了不少功夫。关于HHCM的秘密讲完了吗?别急,还有。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4.jpg
这个HHCM单元使用的是铝合金振膜,原厂为了消解金属振膜的「金属声」,在表面加上一层特殊配方的镀膜,镀膜配方含有陶瓷成分,触摸起来像是PP振膜。单元中央的相位锥使用的是外表施以电镀的铝质柱状体,并且当振膜活动时,它是固定不动的,因为它并不连于振膜本体,却连于后面的框架与磁力系统,藉以助于散热。固定单元的铝框上有三枚特别突出的螺丝,那是用来固定面网用的。

不与振膜相接的铝质相位锥


在HHCM单元的中央,有一突起的圆柱体,不消说,这是防尘罩兼相位锥。一般动圈单元如果有防尘罩,无论是以软质的半球体黏合在振膜中央开口处,或者用圆锥状物体当防尘罩兼相位锥,多半都与振膜相连一体,因此,当振膜在前后运动的时候,它们也会跟着动。然而,Audio Physic却不同,HHCM当中的相位锥使用的是外表施以电镀的铝质柱状体,并且当振膜活动时,它是固定不动的。仔细观察,便可看见振膜中央并未直接连于这个铝质相位锥,振膜内圈有一层套筒,包于相位锥外围,两者并不相接,中间留有目测约1mm的间隙。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理由是为了散热。这个金属圆柱体,一面看来是相位锥,一面又因为连于后面的框架与磁力系统,藉以助于散热。散热为什么重要?因为单元剧烈活动时会产生热能,当温度提高之后,会使得磁铁的磁力下降。为了让磁力系统维持在有效的状态,单元必须有好的散热性能,这就是HHCM铝质相位锥「不动的秘密」。


双重框架同时解决散热与谐振问题


论到HHCM的背框,Audio Physic则表示,他们利用「双重框架」同时解决支撑、散热与阻尼的问题,而让单元活动稳定且不产生恼人的金属谐振。金属框架具有高质量、高强度、高散热性的优点,因为质重、强度高,所以作为框架特别稳定,给予单元良好的背向支撑;因为散热佳,有助于磁力系统更有效、准确的控制单元运动。这些好处,也使得许多厂商都选择以金属作为单元框架的材料。Audio Physic也是,他们采用了铝质框架,但他们更发现框架本身的谐振也会影响声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背框结构里加上一层塑料框架。藉由塑料作为阻尼,也就化解了铝框谐振的问题。


为何Audio Physic这么注意HHCM单元散热的问题呢?因为他们在这个中低音单元上用了钕磁铁。钕磁铁的磁性强、磁力范围大,缺点是不耐热。用在高音单元还好,因为高音单元虽然振动频率快,但冲程短,故温度较低。中低音单元产生的热比高音来的多,因此很多厂商会选择在中低音单元上使用铁粉芯磁铁,因为铁粉芯磁铁受温度影响较小。但这又有一个问题,因为铁粉芯磁铁的磁力不若钕磁铁,因此要产生足够的磁力,就要有更大的体积与质量。大体积磁铁会干扰单元的背波,这样一来声音的纯净度也就受影响。所以Audio Physic选择在HHCM单元上使用钕磁铁。也因为这样,他们在框架上尤重散热,并且还加了一个为散热而设计的铝质相位锥。这些设计细节,一切都有道理。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5.jpg
Audio Physic选择在HHCM单元上使用钕磁铁。也因为这样,他们在框架上尤重散热,并且还加了一个为散热而设计的铝质相位锥。他们利用金属和塑料「双重框架」,同时解决支撑、散热与阻尼的问题,而让单元活动稳定且不产生恼人的金属谐振。图中最外侧、较大的框架便是金属框体,当中那一层框架,则是塑料框。

使用第二代HHCT锥盆高音


再说这个第二代HHCT高音单元。这单元更有妙处,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以为就是一般常见的软半球高音,事实不然。这款HHCT高音单元,其实是一只锥盆高音(Cone Tweeter)。中央那个「凸盆」,不过是高音单元的防尘罩;而那个「凸盆」边缘貌似浅号角的部分,才是真正的高音单元振膜。这真的奇了,在一般观念里,锥盆高音单元常被视为质量较差的单元,可见于一些在卖场货架上所陈列的廉价床头音响上。记得我在学生时代就用过一台日系床头音响,音箱的高音单元就是锥盆式高音。


为什么HHCT要采用这样的设计?Audio Physic指出,使用凸盆式高音(Dome Tweeter),在其发声工作时,整个振膜外围周边的振动与半球顶部位的振动不同,高频容易集中在半球顶发出。若采用金属振膜,更容易出现铃振现象,发出令人不悦的声音。Audio Physic认为如果高音和中低音单元的形状和材质不同,声音也会不协调,两个单元各自有其音色,音箱怎会好听?因此,他们坚持HHCT高音和HHCM中低音单元,采取同样的锥盆造型,也都使用镀膜铝合金振膜。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6.jpg
Step 25 Plus装载的是一只HHCT II单元。这款HHCT高音单元,其实是一只锥盆高音(Cone Tweeter),中央那个「凸盆」,不过是高音单元的防尘罩;而那个「凸盆」边缘貌似浅号角的部分,才是真正的高音单元振膜。在高音单元的振膜周围,还有一圈类似海绵的阻尼材料,这可以减少高音绕射的问题。

锥盆高音的振膜面积较大,质量当然也比较重,会不会影响高频响应?放心,HHCT的高频可上达40kHz,您说响应性能如何呢?此外,这个HHCT与HHCM单元一样,都用上了钕磁铁引擎,并且也采用了铝质、塑料双重框架。在高音单元的振膜周围,还有一圈类似海绵的阻尼材料,这可以减少高音绕射的问题。高音绕射会有什么影响?相位误差。因为绕射声波会和直接音不等速地抵达,即便误差仅有千分之一秒,都会影响我们的大脑重构这些声音的「图像」,这样一来,声音会比较不干净、不清楚。这岂是Audio Physic所能容忍发生的?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7.jpg
HHCT的单元,同样用上金属和塑料「双重框架」,从上图可见外面的原色铝框,以及内层的黑色塑料框。

高音温和有光泽、中音结实带暖意、低音重质不重量


Audio Physic是一家技术本位的公司,在Step 25 Plus上用了旗舰音箱的技术,甚至相同的单元,共享许多与旗舰同等的研发成果。下了这么多功夫,体现在声音表现上,有几个具体的特点,那就是:高音温和有光泽,不愠不火不刺激;中音结实带暖意,速度表现略明快;低频保守,重质不重量;音场开阔、定位表现出色;细节不算丰富,却分明清楚。


Gil Shaham sibelius.jpg试听过程在U-Audio的试听室进行,使用公司的参考扩大机Linear Acoustic LAV-60 II来推,讯源则用Macbook Pro播放iTunes里的.aiff檔,DAC则使用Micromega MyDAC。我相当享受Step 25 Plus播放出来的小提琴声,那琴声温润有密度,无论演奏者如何激昂拉奏,总能保持相当的滑顺绵密的听感,即便在高把位也丝毫不觉刺耳。以Gil Shaham演奏西贝流士、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为例(DG, 437 540-2),Shaham的琴声线条清晰,不至于锐利,但小提琴独奏主体相当分明;小提琴独奏的每个转折清楚利落,却没有声音陵角,毫不显生硬,相当舒服好听,甚至我想用「宽松」来形容在它听见的小提琴声。


平顺自然,小提琴声带宽松特质


音响迷听小提琴时常会留意擦弦声是否丰富,以此来断定系统的细节再生性能。我有另一种赏析途径,一来这张专辑并不是那种刻意强调细节的「发烧」录音,但是整体声音相当平顺、自然、均衡;二来Step 25 Plus也不是细节丰富到让人听来直冒鸡皮疙瘩的音箱;但我听到的琴音细节仍足以让人入神。透过Step 25 Plus可以清楚地听闻Shaham运弓时力度的变化层次,他左手的揉弦动作也彷佛可见。


音场开阔也是Step 25 Plus的另一个特点。我在这里听见的乐团规模虽然比不上落地音箱,可是声音往两侧延伸的开阔感相当不错,这让人听什么音乐都相对更为轻松,听大场面的管弦乐则特别有视觉感。Step 25 Plus在音场规模和动态气势的表现上,虽受限于音箱体积与单元直径,到底它是书架音箱,但在适度音量下,不仅可以呈现一个具体而微的音场,而且声音开阔性有限度,却能自然向边缘开展。


Step 25 Plus也给我声音明快的印象。以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为例,在乐团气势磅礡的开场序奏之后带入小提琴,先是数小节以较中庸的速度演奏一段具有舞曲特征的旋律,随即转入快版速度,以一种富有节庆狂欢的气氛演奏。这时可以十分清楚地听见Shaham迅捷利落的运弓。在Step 25 Plus上听起来,这段带有展技意味的乐段,没有一点拖泥带水,Shaham的演奏真是快意潇洒。


细节清晰,可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


Zubin Mehta planets.jpg听Zubin Mehta指挥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的霍尔斯特「行星组曲」(Decca, 452 910-2),在「火星」(Mars)一曲当中,在乐曲开头便听见定音鼓的敲击声,由小而渐渐转大,好似战事发展由远而近,营造出紧张肃杀的气氛。我在Step 25 Plus上听见的鼓声结实有力,甚至可说是有形。接着各样的铜管乐器依序导入,小号声音嘹亮而有精神,长号声音带有厚度,相当饱满,法国号则温和如水,低音号声音则有点圆鼓鼓地,但迷人的是那个气流自管身穿越的听感。虽然Step 25 Plus的低音号声缺少低沈饱满的稳定感,那吹奏时的声音细节却引人注意。弦乐团以弓击打琴弦的声音虽然不大,却也听得清楚,一些碰撞声响的细节也一一可闻。


暖意中频,让人声有人味


Patricia Petibon.jpg再听法国花腔女高音Patricia Petibon的「Melancolia」专辑(DG, 477 9447),Petibon本身虽是花腔,但她不是那种声音纤细的女高音,她的嗓音还带着些许厚度。这张西班牙歌曲集,多的是峰回路转的转折,不时还有倏地拔高的乐段,尤能显出她嗓音的特长。Step 25 Plus的声音带有暖意,这在播放人声演唱时颇为吃香。一来,中频较为饱满厚实,人声就能被突显出来;二来,这种声音的「暖意」,让人声听起来特别有「人味」。我听到的Petibon声音相当具有实体感,声音是圆融立体的,而且富有表情。这里我说的表情,不仅是音色与腔调的多端变化,更是强调一种身形画面,我似乎看到Petibon站在前方专注演唱,为着表达歌曲起伏的旋律和情绪,时而摇晃、蹲低身体、挥动臂膀,是我想象力太丰富了吗?我要说:这些「画面」都是Step 25 Plus给我的,我只是照实说而已。


定位表现不俗,舞台感明确


这张专辑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乐团伴奏。除了一个小规模的室内乐团外,还加上了一些特殊的民族乐器,也包括了Joël Grare的打击乐和Daniel Manzanas的吉他。这些乐器演奏同样十分具像,不仅让人感觉有真实感,且可辨别其明确的位置。第四轨后段除了吉他、打击乐,还加入了掌声,让整首曲子听来相当热闹,但这时的舞台感相当清楚,各发声体的定位明白可辨。这说出Audio Physic在Step 25 Plus上所下的许多功夫,诸如相位控制和声音密度等,都相当确实、到位。


密度高,声音就具体


Joe Cocker.jpg再换上流行录音专辑,我选了两张现场录音,一张是英国老牌歌手Joe Cocker的「Fire It Up, Live!」(Sony, 88883740702),另一张是Bryan Adams的不插电演唱会(A&M, 540 831-2)。Step 25 Plus温暖、高密度的声音,稍稍润饰了这两位男士沙哑、沧桑的嗓音;歌手声音聚焦于中央,因为有厚度的中频,使得人声的轮廓够清楚。或许是因为声音密度高的关系,吉他泛音有光泽,但不华丽;这点在听Petibon那张西班牙歌曲集里面Manzanas的吉他演奏时就有同样的经验。这不是说Step 25 Plus的高频不够好,而是一种属于它自己的高频段声音特质:Step 25 Plus给的不是非常有「空气感」的高频延伸,而是一种密度高的高频。我换用试听室内参考音箱CC Admonitor Silver Preference比较,立刻得到富空气感的、华丽的高频,让音乐显得非常活泼;不过,论起高频段声音密度,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就胜过参考音箱了。


鼓声的表现比较保守一点,缺少震撼力道,但这非战之罪,Step 25 Plus可是书架音箱啊。虽然鼓声不够猛、不够沈,却相当结实,鼓点很清楚;反而在低频丰厚的落地音箱上,容易因为充沛的低频量感而遮蔽了低频细节。而且,我试听的空间可是超过二十五坪的大空间,稀释掉不少能量,如果在较小的空间听,低频自然会饱满起来。


这两张CD都是现场录音,许多现场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每到这些applause出现时,就感到Step 25 Plus的音场开阔度真是不错,让人颇有种置身现场的感觉。我还试着把音箱间距再拉开一点,从原本的1.5m,拉开到1.9m。这时确实感觉音场更开了,但是声音却散掉了,即便我调整了toe-in角度,但中央凝聚的人声实体感变得较为虚浮,相较之下,我还是喜欢先前的声音。


深富音乐性


Audio Physic旗下的音箱跨距极宽,他们的旗舰产品Cardeas 30 LJE,包罗了原厂三十年的经验与技术精华,价位却算不上「天价级」,Hi End市场上比它更贵者还多着呢,但这已非一般受薪阶级能负担得起的。不过,他们也有像Step 25 Plus这样价位可亲的音箱,可贵的是,Step 25 Plus身上蕴含了与旗舰同等的多项技术,而且连单元都一样;这不叫超值,什么才是超值?它富有音乐性,能够让人沈醉在音乐之中,听什么音乐都感到舒服、没有压迫感和紧张感,又不是温温吞吞、没劲没力的慢郎中;相反地,它处理声音称得上明快清楚,不拖泥带水;具有厚度和暖意的声底,让音乐更有感情,而不只是播放声音,让人怎么听好像都在注意「声音」,焦点无法转移到音乐本身。


离开试听室时,我回头望一眼Step 25 Plus,它确实把原厂的自我期许做到了。


Audio Physic Step 25 Plus8.jpg
Audio Physic附给用家一个水平仪钥匙炼。这是提醒用家:务必注意音箱的水平,这会影响相位的正确性。

器材规格


型式:2单元2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使用单元:39mm HHCT II高音单元×1,150mm HHCM中低音单元×1

效率:87 dB

阻抗:8欧姆

频率响应:50 Hz ~ 40 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10 – 120瓦

尺寸:320×175×250 mm(H×W×D)

重量:5.5 kg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