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琴家莱昂·弗莱舍(Leon Fleisher) - 丑角的晨歌
“莱昂·弗莱舍大概和猫一样有九条命。”这是大提琴家马友友对于这位美国钢琴家的赞叹。弗莱舍在37岁时不幸因患右手肌肉张力不全症,被迫退出艺术舞台,却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不屈不挠地坚持治疗,右手竟然最终在“沉睡”了近三十年后“苏醒”了过来,而此时的左手钢琴技艺,却已因为这三十来年的磨练变得炉火纯青。
弗莱舍出生于旧金山,四岁开始学琴,十六岁就与大指挥家蒙都合作演出了。蒙都赞誉他有着“一个世纪一见的钢琴技巧(pianistic)”。后来,弗莱舍成为了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的学生。这段学习经历也成为了他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恰恰是通过施纳贝尔,弗莱舍得以了解到了最接近真实的贝多芬——师承脉络是贝多芬-车尔尼-莱谢蒂茨基-施纳贝尔。
上世纪五十年代,弗莱舍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留下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录音,包括了与乔治.塞尔和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他们录制过的莫扎特、格里格和舒曼的钢琴协奏曲等也都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正当弗莱舍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的右手却“不给力”了。但他仍坚持用一只左手录制了一大批“左手曲目”,同时也拿起了指挥棒。新世纪伊始,他的右手苏醒了过来,此时的心情唯有“心花怒放”可以形容。幸运的是,在那么多年之后,他的右手机能并未衰退。他说:“我还是幸运的,如果圆号乐手在嘴唇上得了这个病,什么注射恐怕都是徒劳的。全世界有大约一万名音乐家正受此痛苦。” 2004年,Vanguard公司颇具纪念意义地发行了他自1960年以来的第一张“双手录音”,并意味深长地起名为“双手”,它在三年之后也成为了一部讲述弗莱舍这段涅磐重生经历的短小纪录片的片名。
弗莱舍的兴趣绝非止步于德奥传统曲目,一位美国作曲家博尔康为他和有着类似遭遇的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右手也一度遭遇了问题)谱写过双钢琴协奏曲。该曲目有趣之处在于,它能以三种方式演绎——或者每个钢琴声部单独和小乐队弹一遍,或者两个钢琴声部结合起来,与一支合并过的大乐团弹一遍。
此外,弗莱舍还在2004年首演了欣德米特作于1923年的Op.29《左手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当年是写给奥地利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的,但是被这位钢琴家拒绝演奏了。但是他奇怪地保留下了演奏权,不允许任何其他人来弹它。2002年,手稿被发现于他遗孀的家中。弗莱舍也就借助这个机会,成为了罕有的、“首演历史旧曲目”的钢琴家之一。
在2006年的一段访谈中,弗莱舍承认:“的确,我现在两只手都能弹了,不过依然会把很多注意力聚焦在左手上。不过,你得知道,左手正是钢琴音乐的基础所在。”谈到左手钢琴音乐,他补充道:“无可否认,拉威尔是最伟大的,为左手钢琴谱曲的作曲家之一,但也不能低估布里顿的那些左手变奏曲。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更重要的是,往往当作曲家被给出一定的局限之后,伟大的创造力反而会破蛹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