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Hi-Fi合并功放 > 英国NAD M3合并功放

英国NAD M3合并功放

英国NAD M3合并功放

  • 本店售价:¥16800元
  • 商品点击数:41124

简单描述:全新行货保修


联系人:李先生 13829461623(微信同号) 业务QQ:1215102187


经销地址:汕头市龙湖区创意音响广场46号2楼42号 中文音响

英国NAD M3合并功放 钛色 [全新行货保修]

4/8欧姆连续输出功率2×180W(22.5dBW)

总谐波失真<0.004%/20-20kHz

IHF动态功率300W(24.7dBW)/8ohms 520W(27.2dBW/4ohms

700W(28.4dBW)/2ohms

信噪比>130Db(额定功率)

尺寸(W/H/D)435×135×386mm

重量30.5kg

来源:《高保真音响》20060.7 作者:潘志强
有时候我认为“3”是NAD公司的一个吉祥数字:NAD早期的经典型号、销量超过80万台的是3020合并机;第一台Hi-End级的合并机是S300合并机;甚至上一届的顶级前后级也是S100+S200——加起来还是有个“3”字。所以,NAD最新的顶级系列“The MastersSeries”(大师系列)中把全新的合并机旗舰命名为M3,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传奇的M3
M3,一个神奇的型号135照相机中的极品Leica(莱卡)声名远播的M3旁轴相机是1954年推出的,直至今天都还是一个神话,甚至还有人在使用它!著名的BMW(宝马)汽车公司也有M3经典跑车;Audio Note公司也有型号为M3的著名电子管前级放大器;Dynadio公司的Dynaudio Acoustic M3是一对表现全面的大型主监听箱,素质超凡;Musical Fedielity(音乐传真)公司采用Nu-Uista电子管的M3合并机是厂家值得骄傲的产品……
今天要说的也是M3,NAD的M3,它也无愧于这个名字。
NAD公司的第一台HI-End合并机
NAD是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于英国的著名音响公司,它以物美价廉、好用实在的产品而闻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公司。

(T n W x1M1~4e;N"ge
NAD的产品不乏创意,但长期以来是走中低价的大众路线。许多人在回顾发烧经历时,甜蜜而沧桑的记忆中难免会有NAD的名字,可以说,是NAD的物美价廉把许多人带进了音乐的大门。记得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主演的影片《偷天换日》中的几个盗金贼在盘算有钱之后干什么,有人居然说是要买NAD的音响——可见NAD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之深!
但事实上,NAD的第一个Hi-End系列产品:Silver Line(银色系列)是公司创牌25周年时才推出的。当时推出的有S100前级,S200立体声后级、S300合并式放大器、S400调谐器及S500 24bit CD机。它们都是价钱合理、素质优异的高级产品,只是当时没有更多的人去慧眼识真金一一没办法,NAD一直都是比较低调的公司,加之是第一次推出Hi-End级产品,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E [8J;@1v.u K ~ M N

这里面我对S300非常熟悉。我对这台当时售价约15000元的超级合并机的超级用料和优异素质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我打开机盖后发现它的用料、布局跟当红的Gryphoh(贵丰)Tabu合并机是如此相似感到震惊!我也对它优异的声音表现倾慕不已——在当时的20多平米的听音室里,它推动ATC SCM20或Dynaudio 1.3 SE都有出色表现,甚至超过贵它很多的美国某老牌厂家的外表豪华的合并机,成为当年除Mark Levison383之外最激动人心的顶级合并机产品。
S300当年售价约15000元,以其用料、做工和声音表现而言,实在是抵买至极!可惜啊,它叫NAD S300,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直至在听过NAD M3之前,如果让我选一台超素超级而又有至高性价比的合并机,我仍是首推S3001 15000元买到这样的产品,除了NAD,实在找不到第二家……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S300现在连二手也难找。t%s \ d @ V*S V U/_

M3,NAD向大师系列致敬之作g v d P c |

我听到最多的关于S300的“前身今世”之说是NAD与Gryphon同属一个集团,当年为了让NAD走进Hi—End之门,所以玩了个“一机两型”,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内部用料、线路布局和Gryphon Tabu超级相似的NAD S300。但事实上,尽管超级相似,还是略有不同的,所以在声音上也略有区别:Gryphon Tabu更显柔润一些,而NAD S300就趋向厚实有力一些,同样都是素质超凡的合并机。T v7U8v P
)u j cD*] l
步人新世纪,实力雄厚的NAD公司欲在高级音响市场争取一片空间,所以推出了全新的“The MastersSeries'’(大师系列)产品,其中NAD的创始人之一BjornErik Edvardson先生(曾设计过传奇的NAD 3020功放)也参与设计,这位音响界的殿堂级元老人物能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全新的外观与设计
NAD第一代Hi-End合并机S300外表洁白高雅,面板极为简洁,只有居中的大型音量控制钮和两旁的六个按键,背板上的接线端子也很简洁。而第二代的M3则改用了银灰色外观,面板中间增加了一个数字显示屏,但依然十分简洁。和S300一样,M3机身两侧是大型的外置散热片,整机加工工艺出色。接驳端子方面,M3比S300稍丰富一点,接线柱增加为两组,更方便玩双线分音;仍有一组平衡式的输人口,但增加了前级输出和后级输入,因为此机可以单独用作前级或后级使用,使用上更加方便。
    打开M3的机顶盖,我看到的是比S300更复杂的设计和更先进的安装布局。和S300一样,M3也是从信号输入就开始的全对称式设计,全平衡放大电路,因此机箱内布局严谨、用料充实、加工精良。以往S300的变压器和主线板之间用一板金属板隔开,而M3做得更彻底,两只订制的名牌高电流环型变压器外都加了金属外壳,屏蔽效果更优良。与S300相比,M3在线路设计上无疑更成熟:首先是它的音量电位器由以往S300采用的传统的Alps电位器换成了由精密电阻控制的电位器,其电阻精度在1%之内,音量步进以0.5dB为单位,这完全是Hi-End机器的做法;这样不仅永无传统电位器的磨损或噪声之虞,寿命极长,精度极佳而且声道分离度更好,信噪比更高。其次M3的电源供应非常充足:两只优质的环型变压器功率大、内阻低、漏磁小,配上每声道两只NAD订制的22000L1F/80V电解电容,共计88000uF可谓能量充沛。M3内部采用了多级稳压,所用的也是优质元器件。其次,M3内由于元件众多,它采用了多块线路板,布局巧妙;还采用了不少贴片元器件及表面安装技术,这也是在S300之后的一个提升!Y C ] u1@5_0a R

   M3的信号源输入采用优质继电器进行切换,功率输出级采用多管并联输出,以获得大功率,低内阻的效果,这都是一台Hi-End合并机的“标配”。6D R R z/L/v i
(a p)m%y:[0\
在此中间我们把著名的“合并机皇”Mark Levinson No.383与M3进行了对比。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机开膛后的照片,是否比较相似呢?{*] a W N

   M3出色的实用表现 
    NAD的器材我用过不少,可以说没有让人失望的。低端的NAD外观朴素,用料一般,光看做工和用料不及国产的许多品牌;但是您听听它的声音,却往往会大吃一惊:NAD的声音朴素、中性中略带一点厚润甜美,有着英式合并机一贯的音乐韵味;但是却不软、不浑,实在令人对NAD的设计班子心生敬意。NAD的一些独特技术如“气囊功率”、“柔性剪锋”多年前已成名,标称输出功率不大的合并机往往有着令人吃惊的驱动能力;事实上,这两个经典设计已在不断进化,更趋完善。如NAD最近宣传的Power Driver就是在原“气囊功率”基础上的一个改进电路,NAD的中低价产品就有很好的声音表现和驱动力,那么顶级产品呢?9J2U*L.q U D F
#l1y9U x$f
让我们仔细听听M3/F+Q6y9~ ] `!J9M8m
W1C$N y h!M
试听时我们采用了五对高级音箱,除了本刊使用数年的丹拿“信心2号”,还有笔者自用的ATC SCM 20,以及刚从朋友处借来的,本人“觊觎已久”的顶级书架箱丹拿髓,丹麦新秀“锐都”的X—Centric和一对用欧洲另类名厂单元自制的书架式音箱。虽风格各异,但均是书架箱珍品。此外,我们还把M3与383来了个实地比较。 
r0g x P%Y L5j
出人意料的驱动力
   是合并机中罕有的表现全面的“合并机皇”,它的名声、设计、做工、用料以及实际表现都是一流的。多年来我一直在关心Hi-End合并机,但少有一台在各方面都是胜过383——可能惟一的例外是Krell的FPB,但是FPB的价格实在是不便宜……
    对于No.383,我惟一觉得不太足够的是它的功率为100W,略小。当然,它的控制力很好,我们试用它在小房间里推过高灵敏度但难以驾驳的WATT/Puppy 5,它的表现好得让人大吃一惊!但是对于ATC或老款的丹拿这种需要蛮力的音箱,No.383就有点底气不足,虽有力,但还不够“剽悍”,这在用它搭配ATC SCM 20听大型管弦乐作品时比较明显。^ j D5P o o C
#\ \)Q,G5Z n D
而M3搭配ATC SCM 20一上来就在驱动力上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意外。M3的失真很低,在20Hz一20kHz全频带输出,失真低于0.03%的情况下,能提供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80W X 2(8n),在合并机里是很不错的!由于M3有“Power Driver'’及“Soft Cliping'’等独门线路,所以它的动态输出功率非常可观:300W(8Q)/520W(4欧)/700W(20),阻尼系数>150,具备高达50A的电流输出能力。这些都是由于Power Driver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实时连续地监测负载阻抗,并同时测量功放的基本信息,包括温度,长时间的平均输出功率等等,综合各项数据,内部电路可随时调节电源供应电压,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稳定低失真的最大动态功率,同时还有最高的电源利用功率。
   NAD M3推ATC SCM 20重播候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原声CD时,电子乐器制造的惊人动态让ATC SCM 20爆得十分灿烂。SCM 2Q的那只巨无霸7英寸中低音是世界上最“夸张”的一只7英寸单元,它重约9.2kg,拥有3英寸的巨大音圈,车胎似的悬边和巨大的冲程,但由于它的振动质量大,灵敏度极低而十分难以驱动。用NAD M3推ATC SCM 20时,重播的男中音、男低音和低音大提琴都有着浑厚饱满又不迟滞的音色,重播的低音大提琴也韧劲十足,大鼓撼动人心,交响乐场面壮阔!ATC SCM 20的频响标得保守,仅为80Hz~12kHz(±2dB),60Hz一20kHz(±3dB),当然在极低频延伸上略差;但饱满雄壮的中低频经M3的驱动,果然是魅力十足。M3的驱动力十足,不仅远远超过以往的S300,也胜过No.383不少!L6F.e+L r;j!g:B%v O
4`*M/~ ^ ` Y&y+~ s8i1s _ F
健康活泼的音色5W7` t-A ? t M8YO e&t _

   NAD M3的高中低三频平衡度极佳,没有头重脚轻、里出外进的毛病——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好多昂贵的合并机也只有音色可取,平衡度、驱动力不一定很好。%{7[ | y(`!y!s M;p i7B k

   NAD M3的声音非常干净爽朗,健康活泼,它没有,明显的染色,走的是高分析力、强驱动力的Hi-End器材路线,靠的是高传真度来吸引人,而不是玩“小聪明”的独特音色。其实平价的NAD也少有染色,只是分析力、驱动力、音色、质感等不能与M3相比。
.[%b |0X O
NAD M3的瞬态响应很好,听打击乐时表现出生龙活虎的现场气氛,高频的泛音充分,各种乐器质感和形态逼真,比如听《当铺爵士》这张CD,您会发现NAD展现的是音乐而不只是音响。_ A v R Y p z8N
Q-v k"h5[ K
音响性不错B B j n1G"p(r c

    对于一台用来昭示NAD最高水准的合并机,在好听、耐听和驱动力“百无禁忌”之余,我还要关注它在音响性方面的表现,这一点它也没让我失望。M3的音场很宽、深度也足够,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大小比例合适,定位清晰稳定,空间感好;而且,即使在乐器合奏时,也有清晰的织体和丰满透明的音色,大音压下不会吵人、失真,音场也不会压缩,是高级机种的表现。l/g _7}*B m3`(a2O z

可以说,如果是盲听的话,您一定不相信这是NAD的声音,或者说不是您认为的那个只靠高性价比闻名的NAD。NAD M3的优异表现,已超过了我原先以为很不错的NADS300不少!
  Y n#S y r g'V z
此次试用的几对音箱个性各不相同,有高分析力、高密度的,也有分析力不太高、音色浓郁凝重的,DIY的那对音箱分析力极高,但高频偏多、音色明亮、线条细……这些对于M3来说,都没有明显搭配失误的,因为M3是一台个性并不强而且表现全面的产品。c E \ ^ v6] ](r r

相比之下的不足
d%f+r:z!|2d H y
最后要说一说NAD M3的一点点不足:在与Mark Levinson这个贵族晶牌相比时,M3的音色显得比较朴素,略欠一点高贵。而且,Mark Levison的声音更润泽,空气感也更丰富一些。当然,这是MarkLevinson的长处,它的细腻润泽、高频出彩在Hi-End机种里也是闻名的。
V ]9F @+~4z
两机的分析力都高,但Mark Levison的就像是Leica、Zeiss镜头的那种锐利,而NAD M3的就像是Nikon镜头似的那种锐利。如果NAD M3在润泽度、空气感上更上一层楼,那就算面对欧美一流Hi-End合并机也毫无愧色。W+R N6x j#^
%G j N Q x!u ];^ `
总之,NAD M3十分优秀,尤其是考虑它的售价,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经典,因为它有这个实力。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