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的量感与延伸方面,Smart 2则表现出明显的弱势。由于JB3拥有较大的音箱,而且还加了低音反射导管,在先天上便具备较强的低频潜能。实际聆听的感受亦是如此,JB3低频的量感与整体规模感都比Smart 2好上一皮,因此听起来更为轻鬆。

上述是针对低频的「量」方面进行比较,但若是比较低频的「质」,Smart 2又立刻扳回颜面。Smart 2具有非常俐落的低频反应速度,不过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能承受相当大的冲击力。例如聆听Chesky终极测试片的第29轨的动态测试乐段,一分钟的「音乐」只有一套爵士鼓担任演奏,声音从轻巧的敲击慢慢增加到最勐烈的轰擂。透过Smart 2的重播,音场规模感还是蛮迷你,但每个鼓点的轮廓与定位都非常清楚,而且可以感受到鼓手敲击时凝聚于鼓棒上的力量,以及鼓皮紧绷的感觉。如果单体没有良好的声音密度,要得到这样的感受并不容易。接着我重複听着这段鼓声,并一次次把音量提高。当音量大到耳朵快不能承受的程度时,仍未见Smart 2有要失真的迹象,这颗迷你单体的耐压能力还真令人惊讶。
小空间的王道
换上普莱亚(Murray Perahia)演奏的萧邦练习曲,毕竟小编制音乐还是这种迷你喇叭适合诠释的音乐类型,同时也可以再试一下Smart 2的音色。萧邦练习曲中有许多非常快速的乐段,Smart 2的小单体可以连珠砲般地交代出一颗颗音粒,显得驾轻就熟。更可贵的是,Smart 2奏得出清脆的触键颗粒,可见它在兼顾密度与力度的同时,高频表现让人可以接受,因此不至于会有普莱亚弹电钢琴的廉价感。

不论是听轻快的音乐还是舒缓的旋律,活跃的律动感都是音乐是否吸引人的要素,我觉得Smart 2在这个部分具有显明的优势,但若以较严格的眼光来看待,Smart 2的低频量感与轻鬆度仍无法跳脱其先天上的限制,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小空间中使用它,才是获得最佳聆听感受的途径。但如果你真的很在意低频,帮Smart 2搭配优质超低音,或许是更全面的解决方桉。
SG-Acoustic Smart 2器材规格
形式:2单体密闭式全音域迷你喇叭
单体:2.5吋多重纤维全音域单体×2颗
响应频率:85Hz-22kHz
平均阻抗:4Ω
效率:88dB
端子:镀金端子,裸线、Y插、香蕉插均可使用
尺寸:90×160× 130m m(宽×高×深)
重量:2.1kg/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