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的能播《合唱》交响曲----评丹拿Dynaudio Audien ce 52SE喇叭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第九号《合唱》交响曲气势澎湃,演出时需出动一个百多人的管弦乐团,一个混声合唱团加上四位独唱。这首交响曲的重要性,多少反映在演奏它的场合上。每年的新春时刻,日本都会把这首曲子搬进音乐厅;许多国家在元首就职音乐会上都少不了这首曲子;而历史在风云变化的转折点上,也有这首曲子的踪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指挥家福特万格勒在1951年,指挥拜鲁特音乐节庆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演出,这次的演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拜鲁特音乐节重新开幕典礼上的重头大戏,不管是纪念意义或是诠释价值,都是前所未见的高峰,几十年来也未见有哪位后辈指挥家能够真正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1月13日在柏林音乐大会堂(Konzerthaus)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正式把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单,这是单一音乐作品首次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历史名演

  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性名演还有伯恩斯坦于1989年所做的演出,这次是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而举行的。音乐会原本敲定由带领柏林爱乐、称霸欧洲数十年的帝王指挥卡拉扬上场,结果卡拉扬等不到这一刻,早几个月蒙主宠召去了。最后请出了同样让欧洲人为之风靡倾倒的重量级美国指挥一一当时已算是老大师的伯恩斯坦披挂上阵。让伯恩斯坦上台是不难,不过他的两个身份(一是美国籍身份,一是犹太人血统)却很容易让人产生闲话与争议。伯恩斯坦倒也挺聪明的,他干脆借着这个机会搞了一次管弦乐团外交,以国际化的组合,来稀释这些种族上的疑虑,也暗示了战后的尽释前嫌、握手言欢。

  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合唱团为主干,加上德勒斯登国立管弦乐团、列宁格勒基洛夫戏院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巴黎管弦乐团、柏林广播合唱团、德勒斯登爱乐儿童合唱团组成的庞大阵容前所未见。演出时间在1989年的圣诞夜,六十岁以后的伯恩斯坦指挥时舞台魅力不再,他摇身变成慈祥的长者,收起激情,缓缓地诉说着情感。第三乐章的慢板他试着要挖掘每个乐句最深沉的意境,因此极尽管弦乐饱满气势之能力。最后乐章他将原来歌词中的“快乐颂”(Odc an Die Freude)改成“自由颂”(Ode an Die Freiheit),以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这是一张深具历史意义的音乐文献,伯恩斯坦恭逢其会,为全人类演绎自由万岁之声,也成为他晚年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

  由于是现场录音,很多时候都能听到乐团中的骚动杂音,甚至有指挥尽兴吋的哼唱声,听起来临场氛围强烈。对于指挥家来说,要想诠释《合唱交响曲》必须拥有绝对超强的能力,才有办法控制大型乐团与合唱团之间的合作,同时必须兼具掌握力度、速度、节奏、乐队各声部的技艺,以及对各种曲式、和声、配器的深入了解,分析音乐桥段与高潮的起承转合,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高深的人文修养和巨大的现场魅力。因此面对这部来自天上的音乐作品,全世界的指挥家不到一定的境界,不敢妄想指挥这部作品;古典音乐作曲家在下笔之吋,望着眼前耸立的颠峰巨岭,也只能望谱兴叹。


  难以跨越的颠峰

  对乐手而言,这部高难度的作品同样是相当严峻的考验.这首曲子在演出前由于不少段落演奏或演唱起来都不容易,甚至有人因此要求贝多芬修改,以降低表现上的难度,但是贝多芬绝对不更动任何一个音符。1824年5月7日《合唱》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举行首演,贝多芬亲自指挥,当整部作品演奏完毕,现场爆出疯狂的欢呼、掌声,听众的脸上是激动的泪水。背对群众的贝多芬听不到这一切,他静静地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乐团女声乐手扶着贝多芬转身,他才亲眼见到如此澎湃激动的场面:欢声雷动持续不已,近乎疯狂的场面,一再激动的沸腾,此时此刻的贝多芬泪流满面……

  对音响重播来说,《合唱》何尝不是难以跨越的颠峰。因为场面庞大,乐手众多,音乐的强弱起伏很大,录音本身就是个大问题,笔者认为音效最好的仍是1972年萧提爵士与芝加哥加交响乐团合作的 Decca版本。播放这首曲子功放一定要够力,300B等单端直热胆机只能听听旋律,很难应付管弦乐团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喇叭则要承受功率有余裕,低音的平衡度要稳定,分析力要清晰,音场规模感要撑得开,大音量下不紊不乱,这才能模拟出一部分现场的威力。

  过去没有落地式的大音箱我很少听这首曲子,自找麻烦罢了。笔者不喜欢只听其中几分钟的片段,《合唱》交响曲不从头听完实在对不起贝多芬,偏偏很多落地箱播放这首曲子吋乱成一团,还不容易下咽呢。意外,真是意外!丹拿这对只卖一万多元的小书架箱,在四十平米左右的空间中,居然可以放心且大声的播完《合唱》,而且最后让人兴奋得忍不住。


  2 5周年最后贺礼

  丹拿的观念与众不同,别人庆生都是推出特别昂贵的产品,希望从消费者口袋中再掏出一些钱。丹拿却认为旗舰产品的研发旷日费时,它代表的是Dynaudio新科技的总结,而这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普及产品的水平,所以不需要为了过生日又去搞一些大家买不起的产品。相反的,丹拿感谢顾客大回馈,首先推出了Contour系列的25周年限量纪念版喇叭,这对音箱最近刚获得美国TAS发烧天书的最佳推荐,光是二颗Esotar2高音成本就得二万多元,你说这对音箱是不是“让利大特价”?接下来的Contour 1.3SE价格又下滑了一些,到最新Audience系列的52SE,售价只有一万出头,这三对音箱是 Dynaudio的庆生贺礼,随便选择哪一对都算是赚到了。

  52SE是从Audience 52改良而来,这对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设计的小书架箱最早又是根据著名的Model 50衍生而来,使用直径6.5吋有75mm铝音圈的低音单元,加上一只28mm的软凸盆高音组成。本文标示的是Audience 52的规格,52SE有哪些更动还不清楚。事实上我们试听的这对52SE是全世界第一对首版,连背面的标签都没贴上去呢,丹拿赶在欧洲放暑假之前完成这对样板,送到中国参加广州音展,所以有关52SE的一些焦点,都是丹拿行销经理Robert告知的。

  这对书架箱换用新一代Contour系列使用的高音单元,这个高音是以Esotar D280为基础,加上塑料的导流后腔而成。与原来使用的D260单元比较,极高频延伸从24kHz扩展到27kHz,失真率也更低。低音也升级换用曾在Contour 1.3 MKII上面建功的单元,音盆支架以铝合金铸造,振膜的材料配方略有不同。此外低音的振膜悬边比Contour 1.3 MKII使用者更薄更轻,反应更灵敏,但使用寿命却是以前的二倍以上时间。

  既然很多地方都与Contour 1.3 MKII相似,干脆直接买Contour1.3 SE就好了,何必再留连52SE?不,二者还是有一些差异,52SE虽然加厚了MDF前障板,木箱的强度还是少一点,容积则从11.8升减为10升,表面的木皮处理也更简单。 Contour 1.3 SE有着与25周年限量纪念版喇叭相似的木皮,低音单元为双层钕磁铁结构,高音单元则为钕磁铁与普通磁铁双重结构,各种特性都更进一步,当然价钱也有提升。不过你要说52SE是缩小版的Contour 1.3SE也未尝不可,它们的声音走向非常类似,而最高价值价格比是52SE的制胜武器。


  搭配建议

  这对小音箱可以唱得很大声,甚至讨好耳朵的魅力犹胜信心系列的Cl,但最好还是摆在20平米以下的空间使用,更能获得低音的力度与规模感。让52SE离开背墙与侧墙至少一米,录音空间细节就能交代得很清楚,Telarc那张《曼西尼选集》(CD-80183)第一首《粉红豹》,左边叮当声与铜管呼应唱出风趣的旋律,在喇叭后面清晰可见音乐厅的堂音回响,乐器都像涂上一层金光似的闪闪发亮,喇叭这种隐形的能力人见人爱。

  规格上52SE相当好推,阻抗变化不大,想很过癮的播完《合唱》交响曲,大功率的功放还是需要的,最好是低负反馈,有良好控制力的产品,可以让52SE加上涡轮增压。试听时搭配的二部后级都是大力士,德国Accustic Art的AmpⅡ后级音质较为细腻委婉、个性偏向柔美温和,大音量时有很稳定的场面与气定神闲的从容。Bryston7BSST后级动态较强悍,冲击力猛烈,高音坚实有力,中音肌肉壮硕,低音则虎虎生风,让这对喇叭都多了几吋。

  笔者以斯巴克与Melody的胆合并机搭配过,中音多了几分柔软,高音也比较圆滑,不过丹拿最厉害的透明度略有影响,而且大动态吋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用来欣赏人声与爵士乐倒是不错,低音相当有弹性,音质细腻度则有提升空间。

  似小还大

  很多人都说丹拿的书架箱比落地箱更容易使用,笔者认为52SE要比高级型号更容易讨好。最近听过价格高过数倍的 Cl,第一印象觉得C1的高音反而没有52SE光彩亮丽,低音也比较紧密结实,大鼓敲击的轰动效果也不如52SE过癮。仔细分析,其实C]的声音更为精确中性,分析力、音质、透明度、频宽等各方面都在52SE之上,但52SE却以稍微妥协的方式赢取更多欢心。

  这也是为什么52SE能兴奋演出《合唱》的原因了。52SE的二只单元靠得很近,对音场营造与音像凝聚极有帮助,背面的低音反射孔提供了丰富的低音效果,而不是很厚重的MDF木箱又赋予适当共鸣衬托,所以这对喇叭的中音到低音这一段很有肉感,高音清亮干净,明晰的线条中带着一丝甜味,丹拿的传统魅力一点没少。由于极高频延伸比旧版进步很多,只要推动的扩大机质素不差,播放《流浪者之歌》时小提琴的哀怨曼妙足以回肠荡气,分析力与空气感描绘在同价位喇叭中少有敌手。

  丹拿音箱清瘦吗?52SE一定不同意。听听看罗吋丰《唱歌的人》第二集中从腹腔丹田发出的浑厚歌声直捣人心,低音贝斯强而有力的拨奏震动空气,甚至是《合唱》中百人合唱团高亢嘹亮的高喊,52SE都有超越体积的表现。请别误会52SE是万能的,它的极低频延伸有限,它的最大音压也非无止尽,如果能加上一只超低音,贝多芬就会笑得开心一些。在家中使用播放任何音乐,甚至是节奏强烈的黑人饶舌歌,52SE都面不改色,来者不拒的快乐唱出来(当然我不建议用丹拿播这种音乐,太浪费了!)。

  贝多芬《合唱》终乐章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作品《快乐颂》,歌词写道:

    啊!朋友,我们不要那种声音。唱吧,让我们更愉快地歌唱。更欢乐地歌唱。所有刚刚开始发烧的朋友们,只要有了丹拿Audience 52SE喇叭,我们也可以欢乐,欢乐的歌唱吧。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