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配”吕布AE EVO3 搭配实录


       岁月匆匆,转眼AE EVO 3音箱已面市将近两年。在这段时间里,AE EVO 3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它不仅多次获得《What Hi-Fi?》五星评价和集体测试冠军,而且继2002年之后,2003年再度蝉联其“Product of the year”称号。在声音方面,EVO 3音染很低,比较透明端正,发烧友所关心的低失真、大动态、高解析力等素质,EVO 3也基本具备。还有不可轻视的就是EVO 3的低频,我实在不明白,这么一只6.5英寸的金属盆单元为何能再现量感丰富、速度快捷的低频来。如果你不相信,不妨放放“雨林”新出的廖百威专辑《共同渡过》中的track 1和track 2,如果你摆位不当或者功放控制力欠佳的话,EVO 3所出的低频可能会充满你的房间!但是当你把EVO 3玩好了,那种“拳拳到肉”的低频却又会带来不少快感,这就是对你努力最好的回报了。

  在搭配方面,EVO 3没有什么特殊的癖性,所以不用担心它会给你的系统带来深深的烙印,或者非要搭某某功放才会好声。事实上,EVO 3的声音相当中性和通透,无论你用晶体机还是胆机,所反映的基本上就是前端器材的特性,因此功放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发烧友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究竟用什么功放来推EVO 3才比较好?一般来说,在平价系统中,功放所占的投资比例通常会比音箱低一些。以EVO 3 5300多元的售价,功放价格应控制在4000~5000元内,此时进口功放的可选择范围较窄,但对于国产功放来说,却正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所以,个人认为拿优质的国产功放来推EVO 3,不失为一个性价比相当高的搭配方案。这次,我共选择了三款在市场上口碑不错的国产功放来推EVO 3,并即时作AB对比,希望给大家一些可参考的资料。这三款国产功放是:“柴尔”ZD 120(120W×2)、“声雅”A 10 CS (150W×2)、“艺术家”NO 6.6 (160×2),价格由4000多到5000多元。所用的CD机为素以中性、高解析力见长的MYRYAD(美丽安)MC100,以更好反映功放的特色。所选的测试软件为:

  1、廖百威《共同渡过》,以测试人声、低频、总体音色;

  2、斯托科夫斯基《匈牙利狂想曲》,以测试音场、动态、对古典音乐的表现能力;

  3、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以测试弦乐的迷人程度以及细腻程度。

  所作测试是在一个约23m2的房间进行。EVO 3离后墙约1.5m。这点对再现EVO 3良好的低频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已经拥有EVO 3的朋友,不妨尽量把EVO 3向前移一点,也许你立即会有新的发现!

  首先上场的是“柴尔”ZD 120,一开声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换言之,ZD 120是一款将音乐性和音响性结合得比较好的机种,在两者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比如它的音色是中性偏甜、偏暖的,符合一般人的口味。但这种“甜”和“暖”的程度一点也不过份,属于“清润”、“爽甜”的类型,不至于影响总体的速度、透明度和解析力。播放廖百威《共同渡过》中的track 1“共同渡过”和track 2“风继续吹”时,即使不用丝毫的强调,高频段的细节都被很自然地展现出来,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定位也相当清晰,有良好的聚焦度。更值得称赞的是ZD 120对低频的控制力。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共同渡过”和“风继续吹”这两首歌曲中蕴藏大量的低频成份,但在ZD 120的驱动下,EVO 3的低频是凝聚有力的,虽然肯定比不上Mark Levinson那般凶猛、潜得深,但那种富有弹性的重播效果已让人听得相当舒服,完全对得起它的身价了。在播放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时,ZD 120总体效果是比不上“声雅”A 10 CS迷人,弦乐的连贯性和衔接度不如A 10 CS那般平滑。按照我的口味,我会希望它的小提琴声更柔和些,各个频段的衔接更流畅些,如果中频段的解析力好一些就更妙了。当然,这对一台4000多元的国产机是不公平的,因为ZD 120如果真的做到上述几点的话,也许它的品牌该换成广YBA了。不过,这里我仍希望厂家能否在不增加什么成本的前提下,对机器作些微调,这样对提升ZD 120的音乐性相信有比较大的帮助。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