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艺双全-KEF XQ5喇叭(2)


辽阔的空间感
    以「饮酒歌」做为试金石调整好摆位,我换上两张专辑测试XQ5的空间感与音乐感染力。一张是许多发烧友人手一张的「Fairy Tales」(ODIN NJ 4003-2),Radka Toneff的歌声在XQ5上面听来轮廓庞大,但是背后的空间感更是深远。在我目前使用的ProAc Response 3.8上面,Rodka Toneff的歌声形体或许比XQ5更大、更为浮凸,但是XQ5延伸出去宽阔的深邃空间感,让喇叭几乎立刻在聆听室当中消失了。这一方面显示XQ5具备很好的扩散性,此外那只高达55kHz的钛金属超高音也是功臣之一。此外,在这张录音当中还有一些录音室当中细微的杂音,包括Rodka Toneff一曲唱罢身体松懈下来时碰到录音设备非常轻微的小杂音,如果喇叭细节不够多,恐怕您就不知道我所说的杂音为何物?简单的说,XQ5的宽阔空间感不是空洞的稀薄听感,而是有着丰富细节与跃动的宽阔表现。


    另外一张「Boys On Bach」(MVP 61163)则是我最近整理唱片时找出来的CD,演唱者是Boys Air Choir,于1996年成立于英国伦敦,这支合唱团的演唱者顾名思义都是尚未变声的男孩子,这些孩子学习音乐的时间有限,技巧当然未臻纯熟顶尖,但是纯净无染的音质与音色,却是任何成年人所难以企及。XQ5唱出第一轨巴哈的「Ave Maria」时,马上能够捕捉到男童歌声的音乐精髓,纯净又无邪,一段段拔高歌颂圣母玛丽亚的旋律,XQ5在高频段的表现一点都不会紧绷,运气之际的转折,您可以注意到呼吸细微的空气摩擦声响,高频段的细节反应生动而不造作,充分展现出童稚咏赞的纯与真。


泛音漂亮而有光泽


    慕特拉奏的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应该是大家收藏的标准曲目之一,不过最近她新推出的「浓情探戈」(DG 471 500-2)却表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慕特,不但曲目的选择更为广泛,拉奏的表情也更为多变、更有成熟的慕特风格。第一轨由普列文创作的「探戈之歌与舞」是专门为慕特所写的曲子,在XQ5上面听来宽阔而轻松,表情丰富跃然耳际。虽然名为探戈,实际则转折繁复,起伏之间相当考验技巧,慕特纯熟的技法当然轻骑过关,而XQ5则将曲子当中的小提琴与钢琴表现得相当畅快,均衡适中的音乐密度让人不会觉得过于甜腻,不过小提琴的光泽与滑顺一点也没有少,钢琴的密度与质感相当好,两者搭配时或是合奏、或是对话,XQ5不仅仅是有条不紊地处理,最令人赞赏的是丰富的泛音,让小提琴与钢琴共鸣的尾韵衬托得更好。


    您喜欢门德尔颂的曲子吗?每当我希望带给自己一点「幸福感」时,总喜欢选这首「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测试XQ5时我选了谢霖拉奏的版本,这张Mercury Living Presence系列的CD录音有一定的水平与定评,XQ5将谢霖的位置向前拉了些,相对的杜拉第所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则向后退了些,我试着将音量尽量调大重新聆听,宽大场面终于出现,谢霖独奏之时的琴音不刺激、不过火,更显宽宏大度的演奏家气势,而乐团奋力将乐曲推升至高潮时,弦乐一片片袭来,洋溢着全曲工整舒适的愉悦感。整体说来,XQ5在中低频以至极高频都具备相当饱满而充足的表现,低频则以速度见长。不过我要强调XQ5的低频是重质而非重量的结棍低频,精练扎实的表现相当令我满意,不过XQ5没有撼动裤管的低频量感,想要得到如斯表现请另外加上超低音。


内外皆美的Hi-End表现


    在技术上,XQ5在最大程度继承了Reference系列的精华,在外型上XQ5则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以现代感十足的柔软弧线与刚硬直线并济,雕琢出XQ5不凡的前卫气质。声音表现上具备宽阔轻松的愉悦感,以及畅快淋漓的速度感,在新的超高音衬托下,中高频以至高频段更美更柔。最后我只能说KEF在XQ5上面成功的达成内外皆美的Hi-End表现,让我们更贴近音乐再生的细微脉动,是继Reference系列的另一杰作。

    焦点:绝佳的前卫造型,加上Uni-Q的招牌技术与新的钛金属超高音,XQ5在中高频、高频以至极高频都展现出精准华丽的特质,低频快速结棍的速度感,则让XQ5充分表现音乐的跃动感。


    搭配建议:XQ5具备相当好的泛音表现,搭配时宜选择中性偏厚的扩大机与讯源,喜欢低频量感较多的人可以选用比较强调低频段表现的线材,如果嫌45Hz的低频延伸不够,加上一只速度够快的超低音可以让XQ5表现更加全面。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