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率格式种类比较丰富,低、中、高格式的都有,分辨率格式的档次越高,价格也越贵。那么,是否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也一定越清晰呢?
从电路结构来看,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字处理器,二是显示屏。显示屏的物理分辨率只有一种,而处理器可以接收、处理的图像分辨率却可以有许多种。比如,某一台液晶电视显示屏的物理分辨率为800×600,而处理器可以接收和处理640×480、720×480、720×576、800×600、1024×768、1280×720和1920×1080等这几种图像信号。如果处理器接收的正好是与显示屏的物理分辨率相同的800×600格式信号,经过处理后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这时这台液晶电视可以显示出它能够显示的最高清晰度。
如果处理器接收的是比显示屏物理分辨率小的如640×480格式,这时这台电视机将显示出它的最低清晰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低分辨率的图像信号必须经过像素插补处理,使其凑足800×600格式,才能照亮显示屏上的每一个像素点,插补的结果不但没有提高清晰度,如果处理的算法不够先进,连原来640×480对应的清晰度也不能达到。
那么,如果处理器接收的是比显示屏的物理分辨率高得多的如1280×1024甚至是1920×1080格式,这时这台液晶电视是否可以显示出对应于1280×1024或1920×1080格式这么高的清晰度来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时虽然接收的图像信号分辨率高,但显示屏没有这么多物理像素点来显示,而必须由处理器将高分辨率信号通过“去像素处理”,将其压缩成与显示屏的物理分辨率相同的800×600格式才能进行显示。这样一来,不但因为从高分辨率降为显示屏固有分辨率而使原始图像的清晰度降低,而且由于在进行图像处理时的去像素处理过程中,给图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真,使这种高分辨率信号的图像,最终显示的清晰度和自然感,还不及第一种情况接收的800×600格式所显示的效果。
3、处理器与图像清楚度的关系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数字处理器,由于采用的插补和压缩算法不一样,使用的电路和元器件不一样,所以不但功能有所不同,而且性能也有差异。有个评测室对目前市场上热销的6款物理分辨率都是1280×768的30英寸液晶电视进行了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对比测量,结果发现,不同品牌的机子,在静止图像清晰度和运动图像品质上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在选择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时,为了买到清晰度高的产品,不能只从物理分辨率档次的高低去考虑,在目前还没有高分辨率信号源的情况下,更应当注意数字处理器的性能。
一、 有必要建立“高清晰度范围”的意识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根据 “1920×1080”这个人人都熟悉了的HDTV高清扫描格式,认为凡是高清电视机都必须具有1920分辨率,屏幕点距要小到0.3几毫米。因此,“1920”和0.3几毫米的点距成了衡量高清电视机的第一依据。
媒体上还经常用到的第二种衡量高清晰度电视机的依据,该依据来自于很多年前的一个表格(见表6),认为这个表格中的 “高精密级” 就是高清晰度电视机的标准,也就是水平清晰度要在1000线以上,节距要在0.2㎜~0.3㎜。
应当如何看待高清晰度指标问题呢?我们认为,所谓高清晰度,应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技术时代、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性价比,对高清晰度线数的要求和规定应当是不一样的。现在使用的传统电视系统,其图像清晰度的设计目标,是希望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向16㎜胶片电影靠拢。在即将来到的HDTV时代,分辨率选用了1280×720和1920×1080,是希望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向35㎜胶片电影靠拢。在HDTV时代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是UDTV时代,那时希望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向70㎜胶片电影靠拢,分辨率将比HDTV的提高2倍,垂直分辨率要在现在的1125(即1080加上45行逆程扫描线)的基础上提高到2270。是否这些现行的、HDTV的、UDTV的格式所规定的分辨率水平,就是电视机必须达到的水平呢?
事物总是复杂的,并非一切实际效果都能与理论标准完全相吻合,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会使实际效果偏离理论指标。不论是现在的传统电视,还是将来的HDTV和 UDTV,它们的最高分辨率格式,只是电视系统进行运作的技术参数,而不是显示器能完全达到的显示结果。
实际上过去人们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我国传统电视的扫描格式是720×576,按照720水平像素这个数字,水平清晰度应当是540线。不知道当时是否也有人认为,电视机清晰度就必须达到540线,达不到的就不是合格的电视机。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计算过,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电视的最高清晰度理论值只能达到468线。电视行业不但没有规定传统电视机必须达到540线或468线,反而规定:不是使用梳状滤波器的电视机,水平清晰度只需大于300线,即使使用了梳状滤波器的,水平清晰度也只需大于350线。因此,虽然传统电视的设计目标是16㎜胶片电影的图像水平,但实际上达不到。
认为它是高清电视机的标准,根据不知从何而来。人们是否注意到,在这个表格中被认为是高清电视机标准的“高精密级”,其实这是用于“高分辨率显示器”的,而不是在说普通民用的高清晰度电视机。如果一定要将这个表上的参数与高清电视机联系起来,我们认为比较沾边的,还是中精密度级的,水平清晰度在800线左右,节距为0.35㎜~0.45㎜。这类显象管表中划为可以用作监视器或显示器,高清电视机的入门级品种应当在这个档次中,更高档次的其清晰度范围还可以向1000线以上延伸。
所以我们认为,对高清电视机的品质要求不应当是一样的,不应当只有一个采用极限线数的 “高清晰度” 绝对概念,而应当建立起“高清晰度范围”的相对概念。在这个范围内,根据年代、技术、成本和使用对象,可以将其划分为低、中、高3档。比如,低档高清电视机水平清晰度可以定为700线~990线,中档为1000线~1190线,高档为1200线以上。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显示设备需要多大的点距或像素也就一起解决了:以32英寸和36英寸宽屏幕电视机为例,点距或像素分别为0.40㎜和0.47㎜以下的是高档型,点距或像素分别为0.50㎜和0.56㎜以下的是中档型,点距或像素分别为0.70㎜和0.80㎜以下的是低档型。为了显示除过扫描以外的1728最高分辨率(水平清晰度为1300线),电视机的点距或像素分别应当在0.38㎜和0.43㎜以下。为了清楚地看出这种划分,请见表7。如果是40英寸级别、50英寸级别和60英寸级别的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其物理像素就可以更大了。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是不是低档的太差劲了,很难将它们与心目中的高清晰度融合。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过七、八百线水平清晰度的电视图像是什么样子。有资料描述过使用厦华公司点距为0.63㎜的16:9电视机HT-3281D收视日本BS卫星数字电视1920×1080i的情况,笔者估计这时其水平清晰度应为700~780线,实际观看的效果,因为篇幅有限,在这里不能过多引述,只能用“纤毫毕露”来形容。实际上,就连500线以上清晰度的电视图像也很少有人看到过,如果能看到,您可能认为已经很不错了。不要以为平时观看的DVD图像就是500多线,实际上一般情况下看到的DVD只有400多线。所以500线以上700线以下是SDTV标准清晰度或叫增强清晰度范围,而达到700线以上,已经进入高清晰度的初级行列了,这种初级清晰度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会使人失望的。如果不相信的话,请将您的计算机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这时的理论水平清晰度是768线,显示几幅数码相机的照片看看吧,情况怎么样?
因此,再说一遍,如果现在就把高清晰度的标准宣传得高高的,使人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到时如果买不到清晰度那么高的电视机,可能不是视觉上要失望,首先是因为心理作用反倒要失望——不论实际需要是不是真的要求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