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Hi-Fi还有什么?----感受JBL监听级扬声器


世界上能称得上音乐家的人绝不在少数,光一本《牛津简明音乐辞典》收录的音乐家人名便不下5600位,有人会不认识布鲁赫、德彪西,但没有人会不晓得贝多芬、莫扎特,因为他们对人类的精神影响最大、流传的范围也最广,由此联想到音乐的传播媒体—音响,音响的品牌和种类难以计数,单就扬声器而言就有数百品牌,也许有人没听说过ATC、SONUS FABRE、SPENDOR,但几乎无人不晓JBL,因为JBL对音响产业和人们的视听娱乐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关的介绍文章可参见《**********》今年第一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使我有了将自己听JBL的心得付诸笔端的想法,相关的话题也是酝酿良久的切身体会。

话题还得从JBL4410A说起,在听到它之前,笔者曾仔细聆听过众多同价位的声箱,其中不乏书架箱的典范:Rogers 5/9、ProAC TABLETTE 3(签名版)、ProAC TABLETTE 50(普通版和签名版)、ProAC Studio 100、 B&W 805V、 B&W CDM1、Mission 753、 Sonus Fabre Minuetta ……相对而言,4410A的体积肯定是其中最大的,也是其中唯一一款三单元、三分频的声箱。在发烧友的眼里,以名气论,JBL4410A肯定没有它们响;论外观,哪怕一款玫瑰木皮贴面的3/5A,亦可将4410A简陋的塑料贴面轻易比将下去,更不用说那看上去土得有些掉渣的外观和面板设计(你可能觉得这种样子似曾相识,但很可能是树大招风引至的模仿,要知道4410A可是诞生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产品),那完全不可与以名贵木种为外饰的英国、丹麦声箱相提并论。

如以此而论,4410A肯定无法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是JBL的一大缺憾);如以声为据,4410A则别有洞天,JBL有JBL的整体特点,那就是声音比不少欧洲产品来得豪放爽快,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系列、不同的消费档次和产品定位又造就了不同的声音表现。笔者就曾在同一时间、地点、同一功放推动下,领略过三款JBL “4” 字头监听器,它们分别是4425、4410A和4208。这三款声箱都是十分典型的录音室用监听器,这是确确实实的专业音箱,并不是厂家为抬高身价杜撰的所谓专业级产品。它们大都被放在录音室的大型调音台上,作近音场监听用,在录制音乐节目时供录音师混音和剪辑母带。如果JBL的产品不能良好地还原录音现场的声音,恐怕世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录音棚会无缘无故去用这些东西。

从4425、4410A和4208的实际听感,可以十分明显地分出不同的产品档次来。4425采用号角中高音和一只12寸的纸盆低音,塑造出的是hi-fi味甚浓的高低音重现,高音的重放密度和清晰度极高,在瞬态和高音压下的失真很低,音像清晰逼真,用一台功率不大的优质胆机或晶体管功放便能将它唱得象模象样。与4410和4208的球顶钛高音相比,号角高音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单元,具有很高的结像力和速度感,穿透力很强但不刺耳。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对设计优良的音箱要尽可能地重现录音现场的声音,不带任何人为的音色上的偏差,这才是云云众发烧友追求的高保真音箱的正确定义。号角是JBL的一大特点,日本人对此物情有独钟,4425的改进版4425mkII在东瀛就有不少爱用者,在九八年度30~50万日元档次的音箱中销量排名第一(据《视听技术》)。

4410A和4208的声音则没有给人如此强烈的感受,与4410A属同一系列的还有4412A、4408A,4412A采用12寸低音单元,设计成横卧式,4408A是二分频二单元书架箱。4410A是三单元三分频书架箱,中低音单元分别为3寸和10寸纸盆,此箱在标示的频带内具有较均衡的表现,中频饱满,音色中规中矩,没有目前市面上部分音箱设计去刻意强调高音和低音(特别是高音)的重放,由此可以相信它的频响曲线,正如说明书上标出的,在±2dB的区域内是平坦的。这可能是我听过的音箱中最没有个性的一对,但它能在听音过程中让你忘记喇叭的个性,更多地投入音乐中,言词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一些?不过在英国声大为流行的今天,透明的ProAC,柔美的Rogers,亮丽的Mission给人的感官享受实在难以忘怀,不少朋友都较难接受这份“中性”,常常有朋友借口老婆不喜欢或家居不够大或干脆全盘否定(本人不是推销员,在此只不过举例一二)。其实4410A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来摆放,试想在录音棚的调音台上,它和录音师的距离不过一、二米罢了,JBL建议在它的后方留一定的空间,最好不要靠墙摆放,而是腾空放置,离墙远一些音效会更好。调音台常常是离墙有一定距离的,只是这一点在一般家庭较难实施。

虽然4410A有90dB的灵敏度,8Ω的阻抗,按常理,这应是一对不难推的音箱。搭配的第一台功放是Marantz PM80,在甲乙类时有百瓦的输出,可切换到甲类亦有25瓦(以听感而言几乎没有变化,只是散热器的温度高一些)。音色不错,但控制力显然不能过关,用一句行话是软脚蟹,能出声但不出彩。之后又试过Aura 100、Musical Fidelity 120.2、Rotel 981前后级、国产胆机Opera 100s,发现无论哪一款功放,4410A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它们的特质,Aura 100细腻的高音和分析力;Musical Fidelity 120.2饱满而甜美的中高频;Rotel 981前后级的控制力;Opera 100s暖暖的自然之声……这些功放中各有所长,但又不是十全十美。没想到看似容易伺服的4410A如此难对付,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Musical Fidelity和Rotel都是不错的搭配;从声音的角度看,它们还不能完全地让人满意。谁曾料想4410A的大口径低音单元对电流的需求亦是多多益善,一般素质功放难以完全驾驭,直到接上四川新德克的XA3200/XA8800M,才让我充分体会到这款监听箱的魅力。这样一套系统的实际听感和印象中的Rogers 5/9颇有些相似,特别是十分耐听的中频段,用它来听雨果的精选双CD,效果堪称一绝(请恕我直言)!高音部分纤细,大场面的表现可轻易胜过英制同价位书架箱。

4208的表现则又在4410A之下,虽然在声音上有所妥协,层次感略感差一些,但仍不失为超值之选,看来我又有替JBL作广告的嫌疑了,就此打住。

最近在朋友家里又看到一对JBL SVA1800,这是JBL九十年代的中档Hi-Fi产品,产品定位于家庭影院系统。除了SVA1800,SVA系列还有SVA2100、SVA1600、SVA1500和一只SVA CENTER(中置音箱)。 从说明书上得知,SVA实际上是Symmetrical Vertical Array的缩写,意指“对称垂直排列”。不少发烧友可能对JBL的K2有所耳闻目染,SVA的设计似乎也取自它,采用双向幅射号角单元,两只低音单元成对称哑铃状排列在号角上下两侧。这样的布置可使号角的高度与人耳齐平,产生精确的声场和定位,为此,JBL在音箱的底板安上了特别设计的铸铝脚架,可通过脚架上的螺丝调整音箱的后倾角度,以使号角的声音能直接抵达聆听者的双耳(号角的指向性稍差一些)。SVA1800比4425有着更亮丽鲜活的声音,中性的成分要少一些,从附表的技术参数来看,用它来当家庭影院的主音箱应是十分理想的。

准确、自然的高保真重放应是Hi-Fi的终级目标。JBL监听器是否能打破所谓的书架音箱的神话,成为您音响系统中的一员,就看您是不是能理性客观地看待有关发烧和Hi-Fi的问题了。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