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界的伪科学(及最新续篇)


提到音响设备,许多发烧友都很主动地避讳“科学”这个词。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许多业余音响爱好者不懂物理学、微电子学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用科学知识解决音响技术上面的问题。

首先看看对于音响,值不值得讨论“科学”上的问题,应不应该在科学上较真。下面我们看看几个事实:第一,音响是商品,是音响厂家、代理商拿来赚钱的工具。如果一件音响没有可以吹嘘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件音响的市场竞争力就不够,厂家就赚不了钱。第二,如果一位消费者相信厂家所说的那些“本产品特别之处”花大价钱买下这件音响,但是自己听了之后却承认“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这在心理上、在自己钱包上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

所以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在科学上与音响较真,首先不利于商家赚钱,其次还会搞坏自己的心情。所以为了顾全大局,我们大可以不把一些音响商鼓吹的“理论”当真有那么一回事看,或者当是真的科学看,比如我们就当它是算命的就行了,信不信都可以。

但是这样心里总是会有疙瘩,因为人类对于一个问题天生总是喜欢得到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看看一些现在很流行的披上“科学”外衣的说法的合理性。

首先就是信号导线的问题,就是俗称的“线材”。在这个领域上情形最令人恐怖,一些近年来被物理学家发现的物理现象、物理理论都被派上用场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短得惊人。比如说“电流的集肤效应”,这个虽然不是很新的物理理论,但是被线材厂商用得最多。的确音响导线里是有集肤效应,但是如果在音响里能够反映出来——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一些发烧友口口声声说可以,那么让他们自己自我安慰去罢了,反正上面我就已经说过,音响里所谓的一些“科学”都不是真正的科学。

还有就是导线缠绕问题。其实导线缠绕对于交流输电的导线是必需的,在电磁学里是一个很基本的理论,但是现在一些厂商就利用消费者不了解电磁学的弱点,把一些技术上很基础的东西或者是一点小细节拿出来拼命地吹,弄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殊不知这些自以为像“科学伟人”般的商家,在专家学者的眼里就像一帮庸俗的小丑在班门弄斧。

再有就是导线纯度问题。是人都知道纯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一个人,能够在音响上分辨99.999%纯度和99.9999%纯度导线的不同;或者能够分辨出不同厂家炼制的金属、利用各自的方式生产、绕制的导线的不同,那么我想这个人肯定是国家工业界的国宝——试想,只要养上这么一个人,就可以让全国所有的金属冶炼工厂省去买昂贵的纯度检验、成份检验高科技设备的资金,这是多么地划算!

再谈谈“避震”问题。的确音响设备要减少震动,一些减震措施是必需的。比如说加橡胶圈、增加机体重量等等,这些都是很必要并且效果明显的。但现在出现了一些更加玄乎的东西,各种各样的“避震钉”、“避震板”,里面弄一些古灵精怪的原料,身价就上升几十乃至百倍。但是我建议这些商家,最好先去向国家军队、核物理科研机构等等地方推销,因为那里有许多飞机、航天设备的导航系统、许多价值上亿人民币的实验设备急需有效的避震设施,很多杰出的科研人员花费了毕生时间和心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避震的问题。所以如果这些厂商能够雪中送炭,这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义举的。我相信,能够让人耳分辨出差别的音响用“避震钉避震板”,对于上述高精科研设备的作用肯定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厂商事先最好准备令人信服的科学实验数据,因为较真的科研机构不是甜言蜜语就会相信的。

还有很多这些例子,这里就不再讲了。对于这些情况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很有钱的后台硬的发烧友,你完全可以相信厂商的甜言蜜语,并且引导自己的心理去认同他们说的话,这绝对没问题,起码这是花钱买个好心情。如果你的资金不太多的话,你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凭良心想想,怎么花钱才不冤枉——至于旁人怎么评论,就随他们便吧,反正人总是要死的,等怀抱伪科学思想的人都死光了——他们死得没价值,到这个时候有良知的社会便出现了。

原作者felix针对一些争议性问题而发表的续篇——

这篇文章我是当作杂文来写的,所以我写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仅仅是大概表达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但是现在可能许多朋友或许把这篇文章看作是科学报告了,所以对于“严谨性”这个重要环节,我原来那篇文章是有待改进的。

所以下面补救一下,把我原来所讨论的对象明确一下,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争议。

首先是第五自然段,对于“集肤效应”的讨论。很明显我仅仅指一般音乐信号的集肤效应人耳不可察。非直流电在导线中的传播还有许多其他效应,这些效应人耳是否可辨我不清楚;至于有人声称的听到“变化”,我也不敢肯定导致其产生的原因。我仅仅认为现在很多线材广告着重宣传“集肤效应”是不妥的。当然如果真的想听听集肤效应的声音,只能够听比较“极端”音乐,怎么产生这种音乐呢,方法如下:拿尽可能锐利的硬物刮擦黑板,使得声音频率尽可能接近20kHz,同时,找一面大鼓使劲敲,保持其声音频率接近20Hz,甚至发出对人体致命的次声波也行。

接下来是第六自然段。这里我并不否认缠绕的不同会带来明显的结果,我只是指出这些知识是相当旧(在上世纪初就被研究)、相当平凡(现在只是属于高中物理知识水平)的,如果一个厂商还拿这个问题来作文章,那么这些厂商里面的工程师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未免令人失望。

下面的第七自然段我说的是,在纯度相差不大,或者冶炼方法、金属成分相近这个前提下,不同冶炼厂炼出的导线金属制造成的尺寸长度相当的导线,其传播声音的差别人而不可辨。事实上完全有可能存在两种品牌的导线,其内部结构差异很大。至于这种情况是否有证据证明人耳是否可辨(当然如果用仪器测量,分辨出不同是有可能的),或者说差异是否处于人耳分辨精度之内,至今尚未见任何电声、心理学杂志有专门研究论文发表;唯一可见的是线材厂商自己对自己所作的肯定的结论,不过都是只有结论,没有论证过程。

最后第八自然段。我指的避震钉、避震版具体是指供唱机、功放等非直接发音设备使用的、使用各种木料、金属、石料等硬质材料制作的被称为有吸收谐振、振动的音响附件。所以我对于音箱的钉脚等这些情况是排除在外的。首先,现在学术界仍没有外界谐振对于唱机、功放的对人耳听觉影响的研究报告,也没有科学实验去研究的振动对器材的影响人耳是否可辨。

不过如果认为这么一些小玩意就能够吸收能量极小的各种振动,这个我可以明确地说不。恰恰相反,对于能量大,振幅明显的振动,减振是相当容易的,弹簧、橡胶、棉花等都是现成的工具;但是对于小能量的振动,想要吸收那么一点点,都是相当困难的。难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两个例子。现在美国花费上亿美元建造在地底深处的引力波探测器,一直就被远处地面上汽车行驶的振动所困扰(要知道,这种振动已经小到一般仪器都测不出来了),后来科研人员绞尽脑汁,遍寻人类所可能想到的办法去消除振动带来的影响,未果。所以最后只能够再花费相同的资金,在另外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同样的设备。还有一个例子,这个是一位教授告诉我的。有一次他去验收一个新型原子时钟,那个时钟的准确度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供卫星导弹发射用的。那个时钟是个小巧的设备,也是放置在地底深处,并且有一套精密的防振设备。后来运行验收成功,当时有一个人可能太高兴了,忘了规定,拍一下手掌,就那么轻微的振动结果就是:整个设备完蛋,得重新调整。音响设备的振动和上面几个例子是类似的。所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避震钉避震板,够吸收音响的小能量谐振的功效,值得高度怀疑。当然,能量较大的振动,音响设备的机壳、橡胶脚就可以完全有效地吸收了(这个唱机功放制造商是不会偷工减料的),用不着那些避振钉避振板去操心。

避振是很专门的一个学科,里面学问很多很多。在学术界只要能够解决这门学科里面某一个问题,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现在的音响避振商,一会儿这个产品,一会儿又那个产品,并且什么方面都想弄一腿——这样的产品的科技成就哪会高呢?成果是这么容易就能够取得的吗?

众多不为大众所知的科学工作者,不管是理论还是实用方面,他们孜孜不倦地穷其一生去研究某一个问题,很多人一生都没什么成果;而现在的一些音响厂商,俨然是成果流水生产线,卫星越放越高,其浮躁、浮夸情绪可见一斑。

我想上面的解释,应该不会被批评为“主观”或者“偏激”了。同时也说明了我原来文章的客观性。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