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是我的另一部参考机评Rowland Research C-One(2)


秋晨泛雾的溪头竹林

首先我想告诉您的是,C-One对于堂音的再现能力,比起SP-11 ,或是Mod Squad的Phono Drive都要显得薄弱。让我们找一张很重视残飨的唱片来做一个示范吧:那张史特拉汶斯基的「夜莺之歌」(Chesky RC-l0)您可有?当我用SP-11来欣赏这一首曲子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音乐厅的残响在音场中飞舞流窜的舒畅感。克里夫兰(Cleveland)管弦乐团来台演出的时候,您可曾去享受一下现场音乐的震撼?对!就是那种感觉。然而,我换上C-One后再听这张录音时,一个完全不同的音乐厅在我面前呈现了……这个新的音乐厅似乎贴有比较多的吸音物质,空气中的残响也不再四处流窜了,隐约中,您好像进到了一个空间比较狭窄的音乐厅来欣赏夜莺之歌。一般而言,残响较不活泼的器材在音色上会有比较乾硬,或甚至粗糙的表现;可是,在C-One身上都完全找不到这种踪迹!相反地,她却将每一种乐器的音色都涂上了一层古老晕黄的光泽,让人一听之下,就不由得泛起思古之幽情!这种晕黄一点也不粗糙,一点也不乾涩,反而,她却呈现出一股诱人的质感,吸引着您细细地去品味,慢慢地去浅嚐……因此,我要说的是,她的透明感,绝不是SP-11那种白热化的表现-如果说SP-11的透明感是夏日午后的白沙湾,那种C-One的透明感便是秋晨泛雾的溪头竹林-她们是完全不一样的!SP-11所呈现开朗,活泼固然是音响境界的最高表现,但C-One神秘与含蓄也未尝不是一种类似传统东方之美的诱人气质……她们并没有对错之分。只因,她们都很自然!或许,您被我这么一说,您会以为C-One的透明感不好。错了!C-One在透明感上的表现比起我所接触过的大部分器材都要来得好!只是,在最尖端,最细微的变化中,她和SP-11是截然不同的-遍,才是我的本意。然而,从C-One的残响不很充足的这一点再深入探究后,我们可以发现到C-One在极高频的延伸性和活泼程度上,并不如SP-11那么轻鬆而自然!她并不十分开放,有点拘谨,甚至可以说有点退缩。所以当我在听Mercury那张「Ballet For Band」(SRI75138)时,在有些高潮乐段中,属于铜管的部份「泼辣」的质感便显有点过于温和了些;而且对于Tam-Tam的堂音残响上也不是那么地尽如人意(比方说那张Reference Recording的教堂之窗一试便知),这些都是C-One在极高频上较不活泼的最好说明。事实上,这种「拘谨、不开放」的音色并非唯独是C-One在高频上的特性而已。在我的感觉中,C-One在整个音频都有这种个性,只不过在高频上较容易被人察觉罢了!但一经长时间的相处后,在中、低频的相类似性格,也不是那么容易隐瞒得住的。请您拿出那张Starker的巴哈无伴奏大提琴协奏曲(Mercury SRD-3-77002),只要您仔细听,您不难发觉经由C-One引介出来的Starker比较内敛,琴声比较不那么豪爽,虽然音乐的张力仍然紧紧地绷张着……

4OHz~2.5KHz表现比SP-11 出色

可是,另一个令我惊异的成就又呈现了-她拘谨的个性,非但没有对C-One的音色平顺程度产生负面的影响;相反地,在中频以至低频中段的这个音频之中(大约从4OHz到2.5KHz左右),C-One展现了无比平顺,无比自然的音色,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在这个频段上,C-One的表现贵在要比SP-11还要出色!在两相比对之下,SP11便显得有点不够细腻,不够平顺,似乎带有那么一点有稜有角的味道;然而C-One却可以让我感受到更为宁静,详和的音乐,这一个发现,倒是有点让我觉得始料未及。由于C-One在音色上有着这么固执而且特殊的性格,因此我认为用C-One来播放室内乐其它小型乐团的作品时,更能彰显C-One在这方面的才华;若是硬要C-One重现大型管弦乐团的磅礡、雄伟气势,那么对她来说,可能是件稍嫌严格的苛求-如果您是颇好此道之人,那么SP-11该是您唯一的选择。当您拿出那张Wilson Audio W-8722来欣赏Bartok的罗马尼亚民谣舞曲时,您一定也会醉心于C-One的表现的:这首仅包含一把小提琴和一台钢琴的绝佳室内乐录音,被C-One一播放后,突然间,我有一种错觉:他们好像就在的聆听室中为我演奏一样,其音色之浓馥,正确,似乎是只有在自己弹奏乐器时才有可能获得的效果。那种惊艳,兴奋的心情,是我在使用SP-11时所从来没有感受过的-SP-11给我的感觉是我置身于音乐厅中,而C-One却把整个聆听室变成了一间私人录音室-您说,这不是很新鲜,很奇妙吗?可是,并不是所有在录音室录製的唱片都能有那么令人惊喜的效果-那张James Newton Howard&Friends(Lab-23)同样地也是一张乐器种类不多的小型录音,但音乐的内容显然地就与上面的古典室内乐相迥异!像这种需要强烈透明感来凸显音乐冲击力的音乐,我就比较心仪SP-11那一类型的表现;C-One所呈现出来的气氛,两相比较之下,就让我觉得太过保守了。然而,她的表现也绝非完全不可取!请看看这音场中错落有效的定位-C-One在定位准确度上的成就,也是我所经验过的器材之中,数一数二的一种!她的定位非常精准,而且富有型体感,大小比例也极为正确。不论前后、左右、高低的位置关係,C-One都能毫不保留地完全展示出来。这一点,和SP-11实在不相下上,我无可非难。可是,当我听到B面第四首的「Slipping Away11」时,我有了新的发现……

C-One的电源部份设计得非常简洁,由于是前级,因此不需要巨大的电源变压器与电容器。从图中可以知道C-One是在电源的稳定上下功夫。

音场略呈梯型

您可还记得我在上一期评述Phono Drive时也曾提到过这张LP?您可曾还记得我曾说听这首曲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对了,就是位于音场左下方的那个鼓声和每奇数小节第四拍就会出现的那四声「敲击声」。没错,我要说的,正是音场宽度。那四声敲击声落在左声道喇叭之外的定位落点几乎做得和SP-11一样好,这一点让我觉得很兴奋!可是,问题就出在那个原本也应打在左边喇叭之外的那个鼓声……它似乎……跑进来了一点……正是如此。用C-One来听这个鼓声的时候,它的确要比用SP-11时稍微向中间移近了一点,也就是说,C-One对于音场前后宽度的呈现能力可能有些许的差别……于是我赶紧拿出另外一些唱片来印证我的想法:当我仔细一一听过Telare的罗马之松(CD-80085),EMI的萧士塔高维奇交响曲第六、十一号(SLS-5177),Chesky的比才C大调交响曲(CR-7),RCA的绝地大反攻(RCD-14748)……这些唱片后,我不但对C-One在音场营造能力上能够有更具体的认识,同时,我也对C-One在Phono线路和Line Stage的优劣情形有了粗浅的了解。先让我们来谈谈C-One的音场吧:C-One所营造出来的音场,比起SP-11来,显得有一点「后退」,也就是说她的音场第一排的位置比较不那么突出。另外,在宽度上,C-One所呈现的,是一个略呈「梯型」的音场,也就是说,她的音场在最前面时宽度最宽而后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宽度渐减-也难怪那张「多手仔」的鼓声定位跑了进来。别急,我还没说完呢:在整个音场的最后方,感觉上来说是呈现出一个略呈弧型的排列。也正因为如此,您会很容易感觉到愈靠近两旁的铜管好像愈向前移,程度不算是很夸张,但和最中央的深度比较起来,还算是蛮明显的!所以,如果您使用C-One而有这种困扰时,别慌,这不是您的错。因此,在整个音场的层次感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层次感以音场中央三分之一的部分最好,再往两边推进时,就会显得有点拥挤而影响层次的呈现-说句老实话,若非有SP-11在旁,如此微小的差别,恐怕我自己会视而不见地忽略过去!

大动态控制力极佳

然而,真正教我为之振奋的地方,是C-One在大动态下对场面的控制能力竟也是出奇的好!有许多器材在一般情况下尚可应付自如,但一碰到动态很大的乐段,便显得手足失措,整个音场就像正在经历一场大浩劫一样-铜管前后乱跑,定音鼓滚进滚出,弦乐组和木管也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大家乱成一团-但C-One却丝毫没有这种迹象产生!由此可见,她对大场面的控制能力,已经不是一般器材所能比拟的!当我反覆地播放CD和LP时,我却突然有一种感觉:不论是在音场的稳定度上,或是音场在层次、宽广、深广的造诣上,LP的表现似乎都要比CD略胜一筹!更重要的,是C-One在播放CD时似乎要比播放LP时暴露出更多缺失出来。于是,我私下认为,C-One在上述的一些缺点之中,高电平线路可能难辞其咎。要用这些理由就定她的罪似乎仍旧不够有说服力,我愿再提出一个例子来和您分享-那张FairyTale您可拥有(ODIN CD-03)?那位录完这张唱片即自杀辞世的Toneff小姐的歌声不知唱出了多少心中的哀怨与忧愁。当然,C-One在重播她的歌声的时候自是游刃有馀;可是,我却发现到C-One高电平线路的低电平解析力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完美。请转第一首的「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吧,曲中有一段很优美的钢琴独奏。此时,当我用SP-11听时,我可以明显地听到在音场的右后方有一点录音现场因为走路或搬动物品所造成的微弱杂音,可是,在C-One播放的时候,这个背景杂音却非常明显地被忽略了过去!但相类似的情形却又未曾在Phono部分上发现过……

发烧电源线

在接近试听尾声的时候,代理商很热心地又送来了一条Discrete Technology的电源线来让我和C-One搭配使用。原本,我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会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但是,等到我接上一听之后,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情形发生了--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原来略带晕黄的透明感一下子突然明亮了起来,虽然还不致于到达SP-11那么白热化的情形,可是改变的幅度是相当明显的。这种变化,对我个人的喜好来讲,是一种正面的改善。

另一个也很明显的变化是解析力有更上层楼的表现!看来,这条电源线可是帮了大忙唷!其实,这要视个人的取捨而定。因为,虽然我获得了在透明度和解析力上的改进,可是,我即失去了一项我认为是C-One最可贵的成果。

那是什么?

平顺!换上电源线之后,C-One那原本引人入胜的顺服度便只剩下跟SP-11旗鼓相当的水准而已。当然,有SP-11的水准已经是件令人感到兴奋的成就;但,只要您曾经听过C-One更高水准的演出之后,SP-11的表现便再也不能令您满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实在是追求Hi-end音响境界时,最贴切的心理写照了。

不可否认的,Roland Research原本配给C-One所使用的电线是一条貌不惊人的国产线(上面还大大注明了Made in Taiwan)。可是,依我个人之见,Jeff Roland绝不会为了「节省成本」而让他的产品有他所不能容忍的瑕疵存在的!

让Roland Research的Coherence One也成为您我心目中的Hi-end境界的代言人吧!就如同我在文章前段中所不断强调的,C-One和全世界公认的最佳前级SP-11之间确实隐藏着相当显着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绝大部分也都在我们生活中找得到合理的解释。面对着这么一部树立着另一个标准的完美器材,我不禁有点茫然失措。

「她将是我的另一部参考机!」--让我这样告诉您吧。虽然,在整体的表现上,我仍然醉心于SP-11为我们设立出来的成果之中;但C-One的出现,似乎也正提醒着您我「完美并非只有唯一」的谦虚精神,不是吗?

朦胧之中,我彷彿看见了一部心目中的完美前级正在不远处向我招手,上面写着………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