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直击刘名振最新音响系统,全套Audio Note器材试听记(3)


先说喇叭前障板吧,许多人一看到这款喇叭宽阔的前障板,一定认为这种设计不对,依照现代喇叭的设计理念,喇叭箱体的前障板应该越窄越好,这样才能降低声波绕射干扰。但是Peter的理念却刚好相反,他认为喇叭应该要做成宽面板才对,这可不是他随便讲的,而是有实际测量可资证明。事实上,窄障板或许可以避开一些绕射问题,但是因为每个声音频段的扩散性都不相同,所以窄面板的扩散性其实是很不均匀的,而宽障板的设计,正好可以解决扩散性不一致的问题。 

至于绕射问题呢?Peter的作法很妙,却也很有道理。他的喇叭一律必须靠后牆或牆角摆位,喇叭两侧的牆面可以视为喇叭前障板的延伸,从而构成无限障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绕射问题不但不存在,而且全频段能量的扩散还更为均匀。其实这种设计并不新奇,而是许多经典老喇叭行之有年的「常识」,也是这些老喇叭之所以好声的秘诀。 

再看AN-E/SPe HE喇叭扁扁的箱体,这种设计与大多数现代喇叭也不相同,不过Peter当然有他的理由:第一,所有乐器都是宽而扁的造型,喇叭当然也不例外;第二,40年代的声学教科书早有记载,宽而扁的箱体能提供低频良好的支撑,是有理论根据的设计。事实上,只要翻开音响史就可发现,宽而扁的箱体才是主流设计,窄面板箱体只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历史上有无数经典喇叭可以证明,宽且扁的箱体的确表现优异。 

Peter坚持喇叭靠牆摆位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牆面补强喇叭的低频延伸与量感。绕到AN-E/SPe HE喇叭的背板一看,我发现后面有一个低音反射孔,照理说,这种设计应该不适合靠牆摆才对,但是Peter的设计却自有巧妙之处,因为这个反射孔其实不只是一般低音反射孔,而是能够藉由贴牆摆放,与喇叭后牆耦合,把整个空间当作是喇叭的背载式号角。Peter甚至敢把这对喇叭的低频延伸标示到18Hz(-6dB),一般人看到这样的规格,再看到这款喇叭不大的体积,一定认为Peter是在吹牛......。 

这款喇叭真有这麽神奇吗?如果没有实际听过,我可能也不相信,但是这天在Bass家,我真的听到了极低频!能量不但充斥整个空间,而且还非常宽鬆,听起来像极了Tannoy等早期喇叭的特质,但是播放起摇滚乐,快如电光石火的击鼓速度与紧绷而有弹性的鼓皮质感,却又是古早喇叭所难以展现的,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Peter的设计功力。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