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re-Etienne Leon QUATTRO+ 全频段间毫无败笔,动态不作压缩


        说起这对法国Pierre-Etienne Leon QUATTRO+书架喇叭,多数音响迷不免感到陌生,但若是经常阅读高传真的读者,至少会在笔者主笔的341期「高雄音响展展后报导」,及342期「25对书架型喇叭集体试听」中看过本喇叭的相关报导。如果您手边刚好有这两期杂志的话,不妨翻出来重温一下,您会发现不只笔者对于QUATTRO+给了极高评价,就连共同参予过集体试听的众资深音响评论员,包含本刊蒲总在内也都讚不绝口。读者若有心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品牌,还可以上网GOOGLE搜寻〝Pierre-Etienne Leon〞(以下称PEL),除了会找到PEL网路上的讨论家族;同时,还会发现PEL同名设计师Pierre-Etienne Leon的父亲Joseph LEON(1908-1987),正是法国历史名厂Elipson的创立者,在法国音响圈的地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Pierre-Etienne Leon克绍箕裘之后,另创PEL,而这对QUATTRO+在国外音响圈的评价更被誉为「传奇」的书架式喇叭。

被埋没的法式手工厂牌

        既然如此,为什麽QUATTRO+与其他PEL的喇叭过往在台湾都没什麽被讨论到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点与媒体环境(电视、平面报章杂志)往往是以报导广告主的产品为重息息相关。偏偏台湾代理PEL的新天新地,是一家经销欧陆发烧唱片起家的小型代理商,资本额不大,罕有广告预算。而主事者林主唯先生经营新天新地的一贯作风是「小而美」,与他相处攀谈,深深感到这个人身上完全没有一丝丝「市侩」味,甚至可以说毫无商业头脑。但由其彬彬有礼的温吞谈吐,不难感受到他是由衷爱好音响、音乐与这份工作。实际上,林老闆跟我说过,他代理的唱片、音响全都是他自己长年喜爱的厂牌,而这些厂牌的老闆,个性都像他一样澹泊名利,不求大鸣大放,但对于音乐、音响的热情,绝对不输任何人。尤其是PEL这家法国音响厂牌,旗下每对喇叭,都比照最权威的小提琴、钢琴般,以纯手工方式打造,恪守毫不妥协的法式工匠精神,这正是PEL喇叭好声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何以PEL难以在美国、台湾被广为讨论的原因:因为PEL并非现代化机械量产以求商业效益的品牌,因此几无广告预算,媒体曝光机会不多;出货量少且供货速度慢,更不符合市场效益,于是一般代理商是不会对这种坚持工匠精神的小厂牌有兴趣的,多数在商言商的媒体更不会浪费有限篇幅来报导PEL等厂牌,即使这些喇叭确实很有报导价值。

▲QuaTTro +採ISOBARIK设计,是为三单体二音路。其声音特质非常自然,拥有正确的音色,高度的讯源还原力,与表情丰富的低频。其所营造如临现场的音场,宽广的程度恰与它体积相反。

听一次就难忘的好声音

        犹记得今年四月笔者于高雄音响展新天新地的展房初次听到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QUATTRO+,当下的反应,真的是要以「惊为天人」来形容。那逼真而惊人细腻的细节,那既可优雅又可狂放的动静皆宜,那远出乎其箱体框架限制的动态、能量与爆发力,那所向披靡、收缩自如的暂态反应与速度感,那毫不矇溷却清晰透明的人声分离度,那活生写意的飘淼空气感,那几乎不可能是在狭宰空间内应该有的音场定位感,层次感、深邃的景深感,及舞台间各发声乐器高度存在感的结像力等所有身为一名音响杂志习惯性拿来评论一对喇叭实力好坏的所有「考试项目」,QUATTRO+竟然全数都高标通过,我几乎找不到什麽缺点来批评它。更重要的是:一般展览会场的场地都不尽理想,但QUATTRO+的环境适应力与扩散性竟可有如此表现,怎教人不印象深刻。

        后来,回到台北,正逢我开始要筹备「25对书架型喇叭集体试听」专题,QUATTRO+理所当然成为「必邀」的座上宾。为求慎重,我亲自拜访位于台北市锦西街口的新天新地,将QUATTRO+小心翼翼地运回社内,然后搭配本刊的参考器材,在习惯的空间中聆听,播放着熟悉的唱片,正因为如此,这一次,我进一步发现QUATTRO+除了在高雄音响展时所听到的诸多优点外,还有另一长处,那就是QUATTRO+能毫不加料、毫无遮掩地还原各式录音的精髓、原貌与本质,并在搭配不同器材时,会展现出不同风味的声音特性。简单说就是QUATTRO+的讯源鑑别力超高。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