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有"音响狂热症吗" ?


   就象世界杯期间阿迪达斯(Adidas)在电视上投放的大量“足球狂热症”广告一样,一种“音响狂热症”在发烧友中间已流行多年,至今无可救药。症状?我略举几个主要的如下:

   一、 喜欢把音响设置成便于A/B瞬时切换的样式,以便反复用某些CD片段进行频繁的A/B比较。

   二、 拿着一张或几张精选出来的熟悉的“参考试音碟”到处试机,以便最有把握、最快地对器材的音响特性进行判断。

   三、 喜欢用那些并不十分喜欢的音乐片段来试音,以维持音响评价的“客观性”,因为个人过于喜欢的音乐会在试音过程中掺入主观感情因素,从而影响准确判断。

   四、 相信只要音响重播的频响、信噪比、音场宽度和深度、乐器分隔和平衡、音色、以及织体的清晰度等“硬指标”过关,其它纯粹音乐方面的表现力就没有问题了。

   五、 认为有些喇叭特别适合放摇滚、有些特别擅长古典、有些拿手爵士乐。器材不可避免总有音乐类型的倾向性。

   六、 执着于细节的完美,从“电源纯净度”、插头、电阻、电容、线圈到焊锡、脚钉、震动……坚信音响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最终音质或者聆听者的“心情”。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完美化”,心里就不舒服,极端者睡不着觉。

   以上6个症状中您只要有3个,就算得上“音响狂热症”患者了。如果符合4个以上的症状,您就无可救药了!

   其实,大多数自认为是发烧友的人都不同程度患有我所说的音响狂热症。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世界音响发烧的历史,就会比较清楚地看出这种病症出现和流传的进程及缘由。

   20世纪50年代,音响工业从起步阶段逐渐发展起来,60年代时进入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音响评价”也随之兴起。当时,业界许多人相信,只要技术上完美,音响重播的效果也就完美。因此,许多Hi-fi厂家在技术指标上开始了不懈的追求完美极致的竞赛——失真越低越好、转换速率(slew rate)越快越好、阻尼系数越优秀越好、频响越宽越好、功率输出越强越好……到70年代中期,技术指标的竞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指标已经高到了极点,比如失真已经做到小数点后有不少零,再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实际上已经很小。

   大约就在这时,一些较小的音响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主张以主观听音评价为主,摒弃以往的“指标衡量一切论”。一些评论家认为客观的“指标评价法”并不能反映器材的素质,甚至于有害公正的评价。许多人凭经验开始认识到,一些指标接近甚至一模一样的器材,实际音质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单凭技术参数远不能全面衡量音响器材的音质,要尽量准确地揭示“真相”,必须采取更为复杂的手段。

   正是在这个时期,一批所谓“金耳朵”诞生了。这些人听觉灵敏,听音经验丰富,对现场音乐的效果熟悉,因此特别善于对器材进行主观试听评价,他们的听音结论为消费者所信赖。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时一件新的器材问世后,几种杂志的“金耳朵”都对它进行了主观聆听,但有时几位金耳朵的结论相差很大,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当然,发烧友可以选择相信自己信赖的“金耳朵”的结论,但事实是,即使是专家们的主观评价也往往意见不一。这使得一些发烧友又回到了原先的“技术指标评价法”,因为至少,指标是硬的数字,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到80年代中期左右,这个“主观听音评价”和“客观指标评价”的圈子绕来绕去,结果是,大多数Hi-fi厂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推出新品后就把主要心思和力气化在大做广告上,同时绞尽脑汁设计新颖的外观和花哨的噱头,用尽辞藻描述其不凡,来吸引发烧友。基本上只要一件产品在广告中看上去够漂亮够档次,就能卖个好价钱,发烧友就会认为它的音质也和外表一样迷人。举个例子,数码技术一问世,厂家和销售商们就迫不及待地最大限度利用这个新生事物蒙哄消费者,拼命宣传其产品如放大器和喇叭已经digital ready(即“为数码技术预备”)。现在的一些厂家也正在做同样的事,到处宣称其产品AC-3 ready、DVD-audio ready,等等等等。

   到今天为止,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摸索和争吵,音响界仍没有找到一种规范的、正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听音评价方法”。虽然有这么几种主要的方式,如技术参数衡量、盲听试验、与现场直接对比,但没有一种被普遍认为是最佳的或者最权威的方法,国内外音响媒体上的专家们在实际试听时也并没有普遍采用这些方式来评价器材。同样一件器材,在不同的“权威媒体”上仍然会得出不尽相同的试听结论和评价,尽管这些媒体在评论时无一例外都把客观指标和主观评价两者结合起来看。

   大量音响器材消费者染上"音响狂热症"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音响系统的真正目的和使命是什么,所以采用了错误的音质评价方法。假如你认为,音响系统的目标是使聆听者感动,或者从心理上体验原始的音乐表演,那么我建议用以下这句话来描述音响系统的使命:“一套理想的音响系统应该完整准确地重现录音制作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准确地知道被编码进CD的音响效果是怎样的,就可以评价听音系统的准确性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录音时在现场,知道现场的效果是怎样的,但现场的效果并不等于经过麦克风、被转换成电声信号后记录在母带上的模样,更不用说最终产品CD了;即使你坐在录音师的宝座上用监听喇叭听了演出,也不能说这个效果可以用来做标准,因为录音师监听时所用的器材本身不是完全忠实透明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的主观评价的固定方式:通常是在两套系统上先后重放几段被认为是“试音标准碟”的CD,然后作出一个好坏的判断,或者何者更接近评价者心目中的“靓声标准”。但客观地看来,这并不是好办法!即使你用尽各种各样的CD,即使你逐条比较各项技术素质:音场、频宽、瞬态响应、乐器分隔度、织体清晰度,或者仔细比较两套系统给你的感染力……依然不是好办法!因为这样所能做到的,只不过是让你知道哪套系统更接近、更匹配你对“理想音质”的主观理解或者说你的“个人偏好”,如此而已。而且,由于试音用的CD和两套重播系统本身就不可能是彻底准确的,所以这种方法怎么能告诉我们哪套系统更准确?要对某件事物是否准确做出评价,当然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参照物。在缺乏准确参照物的前提下,如何来评价器材的准确性呢?更何况人耳对声音的记忆也并非准确。

   正是因为音响器材的评价掺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缺乏参照物)和人的主观因素,它成为一种相当“模糊”的科学。随着人的主观口味喜好的千差万别,以及试听时使用的CD本身的音质特点不同,对一件音响器材的观点可以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一点已成为音响发烧的显著特征。作为一个发烧友,有必要了解到这一点。不要试图把音响评价看成一门可以做得很精确、很客观的科学。

   另一方面,发烧友对细节完美的执着也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一颗电阻、一只电容器、一段导线、插头、插座、接头、脚钉和垫板的材质......每一处细节都有许多讲究,媒体上的专家们不厌其烦地试听着不同材质或不同形状的脚钉、垫板、不同做法的导线、电阻电容、插头插座,等等,然后得出复杂的结论,引导着发烧友们在这些小东西上化大心思和大价钱,以得到心理上“追求完美”的满足。然而,这些“专家的评论”存在一个很大的破绽——他们没有一个人能用科学的“双盲试听”来验证他们的结论——也就是说,他们的结论都是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

   举例来说,某位专家比较了N个牌号的电容用在某台放大器上的试听结果,得出了一长串结论,什么A牌分析力最强、B牌音色最柔和、C牌高频最靓,等等等等,面对这样的结论,你若相信的话,只是基于对这位专家人格的信任,并没有其他什么可靠的理由,因为他并没有办法证明,他本人能蒙起双眼在盲听试听中一一指出哪次用的是A牌电容器,哪次是B牌,哪次是C牌;而如果他不能在双盲试验中一一指出的话,他的评论的客观性就很难保证。

   遗憾的是,在我看来,一些音响杂志上,象这种无法验证的结论还真不少。请注意,这并不是说我否认线材、电源、电容、电阻、插座、脚钉等等会对音响系统的重播造成影响,而是,这种可能存在的影响不能单凭某位专家的主观感觉,必须通过双盲试听实验的验证。

   有过盲听试验体验的人都知道,要在盲听试验中有效地听出区别,是很困难的。有时换一台CD机也不能很有效地听出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因为人的心理暗示的作用太强了。当你听完一台3000元的CD机换听13000元的机器时,价格的巨大差异使你心理上对13000元的机器有了很高的期望值,使你心理上很难接受“两者的声音差不多”这样一个状况。这样,你听到的13000元的声音无论如何都会比3000元的好。而如果你事先并不知道这两台CD机的价位差,聆听时也并不能看到这两台机器,那么你就会感到很“无助”,因为只能单凭耳朵来感觉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象很多盲听试验所表明的那样,大多数试听者根本无法辨别声音的差别。CD机已经如此,如果盲听信号线、电源线、脚钉、一个电容的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耳力灵敏到可以盲听出其细小差别的人,即使有也极少极少,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音响设计师。那么,这许多其实无法在盲听试验中听出名堂来的“音响狂”、“专家”们,花的钱岂不冤枉?

   换一个角度看,又不冤枉,因为他们花的钱买回来的东西满足了其虚荣心,也使他们心理上获得了优越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一直认为,音响玩到后来,不光是玩钱,更是成为“男人的首饰”,是男人用来炫耀其耳朵成色、身份和财力的东西。就象大多数女人其实并不能分辨钻石的真假,但还是要戴真正名贵的钻石一样,绝大多数男人们其实并听不出什么差别,或者只是自认为能听出,其实并不能在盲听试验中听出,但身处发烧圈中,他们还是要追求7N的发烧线、名牌的电容电阻、昂贵的古董胆管、珍稀材质的脚钉和垫板等等。

   所以“音响狂热”虽然不能说是虚妄之物,但确实是有一定水分和泡沫的东西,深入下去探讨的话,在科学和技术之外,还牵涉到心理暗示、心理满足、身份象征、甚至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等非科学的因素。而且发烧程度越深,这些非科学成分起的作用就越大。作为发烧友,要清楚地知道你耳力的天限,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声音,知道音响发烧的本质,这样,在发烧的浪潮中才不会迷失!

论坛正在进行激烈谈论,你也来参与:http://bbs.gz008.cn/thread-24051-1-1.html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