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底”是什么意思?


    看港台音响写手的文章,往往常会看到他们用“ XX 声底”来形容某厂家,或者某具体器材的特点。

    那么,“声底”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声底”指的就是厂家或者某代表性器材的声音美学风格。

    在某种意义上说,“声底”就象演奏者的风格,写文章的风格。它是抽象的,不能用具体数字指标量化的,但又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正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位作家,演奏家艺术成就的高下,和他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不能说毫无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肯定不是这些。

    当然,我们现在听偶像歌手,看消闲杂志,不必讳言有相当的追求表面东西的因素。然而如果你看古人文章,读唐诗,红楼,肯定不是为了关注李杜的酒量,雪芹的发型和收入。所以说,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出个人独特的美学观念,创造出艺术的价值,而金钱的成功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人生幸福,则不是真正评价一个艺术家成就的标准。

    如果这些认识在人们欣赏艺术,评价艺术家时,是普通的共识;但到了玩发烧音响时,困惑便产生了。由于音响和电声,录音的关系,人们很容易沿用电器制品的评价标准,乃至于高级陈设品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发烧音响器材,而忽视或者根本不认识 HI END 音响器材上的最重要,最本质的价值:它不仅是用来发声的,它是用来发一种有主张,有自己美学主张的声音的,它有“声底”。

    技术派的观点,坦率来讲,是认为“声底”是不好的东东,是“染色”,技术发展进步,染色越低越好。所以按技术派的逻辑, HI END 是可以比赛的,染色低的绝对胜过染色高的,只要按照这种路走,最低的染色,加上豪华的工艺,就等于 HI END 的终结。

    我的看法不同,姑且名为“自然派”吧。我当然明白“染色”,但我更能容忍染色,主张自然视之。许多对音响认识不深的发烧友,不明白“染色”和“透明”,“分析力”的关系,以为有染色必然不透明,必然分析力不高。其实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往往要有很深阅历,悟性和胸怀,才能理解。简而言之,黑白摄影用黄镜,可谓染色之极,但同时照样透明!尤其是许多所谓减除染色的手段,反而会造成对透明度的影响,这是只可与知者言的。

    我对 HI END 的看法,则如茶,如酒。其高下,风味,是非常人性的,追求起来是无穷尽的,但在知者而言,又是可以捉摸的。

    而技术派的努力,恕在下直言,好象在提炼超级纯水。

    其实“自然派”并不排斥技术,就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并不反对任何自己个人的信仰,唯一反对的是强定某信仰为尊,压制其他人的主张。

    实际在实践中,“纯水一派”一样要发展各自不同的品牌。但逻辑上,我辈“自然派”天然容纳各种风格,就象酒与酒,茶与茶的不同,各有所好无法比较,高下原无所谓,唯一防的是假冒;而“纯水”则不然,自己纯别人也纯岂不重复,品牌风格就是“没有风格”,怎么宣传?

    其实许多 HI END 大师级人物也出身于技术派,然修为境界既高,实践超越了理论束缚,不觉中也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最终“声底”宛然可辩。这在“自然派”看来是好境界,但从技术派的原始教义看,则甚为尴尬。

    最妙的是 CELLO ,不愧是大宗师,搞了实际是人工染色发生器的“调色板”,为这种尴尬作了完美的注脚。

    其实,你买音响,可曾问过自己,有几分是买电声设备?有几分是买工艺?有几分是买设计格调?又有几分是买那种“声底”?

    某掌故云,一官人游寺,寺僧佳茶珍泉以奉。临别,问“此茶如何?”,曰“甚热。”

    一人喜弹钢琴,就正于行家。是无足称,久之,曰:“音准不错。”

    呜呼。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