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器材VS现代人(2)


“先生何时开始玩Hi-Fi?”

“我从14岁就开始玩Hi-Fi罗!”讲起从前,何先生的兴致明显地高。如此年少就开始“入行”,是否受了家庭或是什么朋友的影响?

“当年家父喜欢玩78转的唱片”何先生好似知道我要问什么,马上补充道:“就是那种需要用手摇转的那种唱机,我从小耳熏目染,从此爱上音乐,玩发烧音响至今,一发不可收拾!”

“少年时就开始玩古董器材了吗?”

“不是,年轻时我也是一路狂追新器材!”何先生并不讳言年轻时所走过的“弯路”,坦诚道:“大概八、九年前我才开始玩古董器材!”

“为什么会有此转变呢?”

“那时我刚好去日本,也是碰巧听古董Hi-Fi重播音乐,我惊为天人,乐声生动无比,感情真切!”遥想当年惊艳的那一刻,何先生不禁啧啧称叹。

我想,这就是缘份了,世界上的许多人与事,冥冥中藏了玄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如很多年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的父母无缘相识,你我就不可能在此大谈Hi-Fi,所以,对于因缘而起的每一次快乐偶遇,我们都要心存感激。

“现在这套器材,您是否经过一轮寻觅比较才敲定?”

“对啊!当年在日本,我走了很多Show Room和商家,才选定Altec A5,它最适合我的口味!”何先生用充满无限爱意的眼光看着他的器材。

“那么新旧器材相比,新器材输在哪里呢?”

“输在感情不够真!”何先生斩钉截铁地道。

“或者号角喇叭配新的前后级会更靓声?”

“不,不!”何先生连忙摇手道:“我尝试过,声音完全改变,根本不能配合!”

“那么发烧线试过吗?”

“不!”何先生虽然少用了一个“不”,但态度更见坚决,他继续摇手道:“我才不信这些,你看,我的线材都是几块钱一码,照样靓声!”

“很多Hi-Fi杂志都有介绍一些技巧性的辅助方法,比如放一些小木块、小铁钉什么的,您觉得可取吗?”

“不瞒你说,我也是不做这些的!”何先生玩音响无招胜有招,自成一格。

“那么,器材的摆位和重心等,有无讲究?”

“嗯,我觉得不必太过讲究”何先生稍作沉吟后说:“不过喇叭的摆位倒是重要,相距几尺要视环境而定!”

“有无自己的念旧或怀旧的感情因素,你对古董器材情有独钟?”

“没有主观因素,完全是因为古董器材越老越辣,越老越靓声!”何先生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

古语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能流传五千年,看来自是有它的道理。

“平时喜欢听哪类音乐?”

“主要是听Jazz,也听一些人声,如蔡琴的歌,不过我只喜欢她刚出道时唱的歌,现在她的录音及不上年轻时罗!”何先生大有嗟叹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看来东西是越老越好,人是越年轻越好。

“CD是属于较现代的,LP则属于较‘古董’的,何况现在玩LP的也大有人在,先生为何舍LP而取CD呢?”

“我并不是个守旧的人哪”何先生忍俊不住道:“我觉得现在的CD录音同LP相比完全不相上下,可谓平分秋色,何况LP不容易玩,失真度高,有噪声、杂音,这是它的最大缺点!”

“古董器材的零件已较旧了,如果损坏了,不是没得修?”

“别担心,这不是问题!如果真有零件坏了,也要换原装零件,”何先生起身拿出一个铁盒,翻拣出一些电容给我看,说“你看这些油浸电容,这叫维他命Q电容,这是黑寡妇电容!”

“哈,哈,哈!”我忍不住开怀地笑出声来,真是怪逗趣的名字,器材也需要维他命来补一补呢!“黑寡妇”之名之意则不可考。

“总的来说,新加坡玩古董器材的人很少,大部份都是新器材的天下,先生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的确是这样,一来是因为古董器材并不多,难找;二来,传媒报导的大多是新器材,商家为盈利,自然是大力推荐新产品罗!”何先生用惋惜的口吻说道。

“大多发烧友都有交流心得的一个发烧圈子,先生玩古董器材有无这样的‘联盟’呢?”

“有,有!好象你上次写的‘夜半歌声’中的刘先生就是我的朋友罗!”虽然新加坡玩古董器材的人少,但彼此能交流心得,相信也能玩出一个春天来!

亲爱的朋友,拥有Hi-Fi就是为了享受音乐,陶醉身心,何先生已做到这点,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他是个很成功的发烧人。

和何先生聊了好一阵子,才开始听音乐,古董器材独有的情调与风味令我耳目一新,喝着何太太斟的奶酒,闲话家常,看时光点点飞逝,听窗外小猫咪咪叫唤,感觉很温馨、很舒适。

玩Hi-Fi不是参加大奖赛,并不是一定要拥有叫价万万声的器材才甘心,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器材已令您享受音乐,带给您生命的感动与启发,这已是功德圆满。

祝天下的发烧朋友玩得开心、玩得快乐!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