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听几场音乐会


音乐乃发烧最高境界

曾不止一次听人说,发烧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实再现音乐会现场。

这就是发烧的终极理念?在我看来就和柏拉图“人就是没有毛的两条腿动物”的论断同样惊世骇俗,因为都试图用简单的话浓缩宇宙间最复杂的事物。

撇开发烧友高烧不止的“病因”不谈,多听现场音乐会肯定是往发烧户头里下的最佳投资。本地每年举行的音乐会不下几百场,其中称得上世界级的演出少说也有十几个。家门口摆的艺术盛筵再好,去不去赴宴还得看各人的艺缘。可惜,有些发烧友就是多年不听音乐会,觉得不如买CD听划得来。

这真可惜了我们坐拥的世界级艺术中心Esplanade。诚然,坐在豪华音乐厅听世界一流大师演奏,代价不菲,小弟却被谭舵主一段肺腑之言打动。几年前他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想听一场音乐会,折腾奔波,一票难求。因此说:“有了这次经历,只要国外著名乐团来新演出,即使三个月不吃晚餐,都要买票一看!原因是即使到了该乐团大本营,也不一定刚好碰上音乐会,就算有音乐会,也不一定能买到票!”小弟没练过“辟谷”,三个月不吃晚餐受不了,但不介意牺牲美食换来音乐会听。

让小弟惭愧的是,整个2005年度里我只听了区区5场音乐会,按时间顺序是1月由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永远的邓丽君》,5月新加坡艺术节《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8月《狮城京师丝竹韵音乐会》,以及11月《高曼华独唱音乐会》,6月还听了一场试验音乐话剧,可惜不明白在讲什么。仔细一看,嗨!东西方音乐兼顾,古典与民乐各半,阵容也是从院校水准到世界顶级,正好可以凑成一文来谈谈了。

Hi-Fi不比现场过瘾

在新加坡大会堂出席《永远的邓丽君》演唱会最Hi-Fi,因为演唱者是集发烧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的黄红英。关于黄红英的歌声如何好听,本刊几位大主笔的描述声情并茂,美滋多汁,小弟不想鹦鹉学舌了。我只想掏心肝劝一句,真爱听黄红英歌声的乐友,一定得找机会聆听本尊的现场歌喉,即便是听LP也不如现场过瘾。这就像看油画一样,印刷再精美的画册,也不如去到美术馆看原作,那种笔触的细腻生动,油彩的凹凸质感,是任何高科技印刷技术也难再现的。

听著名指挥艾森巴哈(Christoph Eschenbach)带领著名的“费城之声”演奏莫扎特双簧管协奏曲和马勒第5交响曲,对我而言是接受了一场古典音乐的洗礼。本来笔者的古典音乐水平只属于入门。记得从前读书时一架晶体管收音机伴随我温习功课到半夜,每晚最后半小时的节目是介绍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启蒙节目。说是启蒙,素质却一点不含糊,内容编撰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们,选播的都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 施特劳斯等最动听的曲子,还穿插了一个个音乐家生平轶事。那是我对古典音乐圣堂最初的惊鸿一瞥;后来在狮城买了第一套Sony套装CD机,天天拿台湾出的《古典之门》来炖汤恶补。这套CD不但一网打尽古典音乐精华,每支选曲还附有简短介绍,我因此知道了交响乐、室内乐、巴洛克音乐、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有什么不同,这情况就有点像中国人开始分得清“洋人”中的德人、英人、俄人、意人和荷人的面孔并非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