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Audiolab 8000C+8000P(2)


被阉割过的Domingo

接着听了几张CD以后,太座说这套扩大机的声音比以前那套美丽得太多了,而「美」就是音乐追求的目标。关于这点,我赞同太座的看法;太座听音乐时不管什麽层次,深度、定位感的,只求美而顺耳,我时常讥笑她不够科学,但也无法不承认「美」也是音乐的一部份,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份。趁着太座兴緻高昂,我拿出EMI那张Domingo专集。上次太座去听Domingo演唱回来后,形容我那套器材所发出来的Domingo声音是「被阉割过的Domingo」。当时我曾与太座提及「比例」的问题,我说按照舞台大小比例及乐团的比例,Domingo应该是那麽细的,「即使细,也不应该绷得那麽紧呀!一个赫赫有名的声乐家是不会那样唱歌的」,关于这点,我就没话说了。当Domingo的声音唱出来时,不仅比以前鬆,而且比较圆,还有好像比以前更丰润了,以前那种经常出现的撕裂感显着的减少了很多。太座此时赞同我的看法:Domingo没有被阉割,但还是不够厚,不够肉声。Domingo不行,听听Pavarotti如何?我还是那张法宝?/FONT>Decca那套梅塔指挥的「杜兰多公主」祇要这套CD能过关,那其馀的特性都可以不必试矣。第一幕一开始我就发现这部8OO0P的后级绵绵不绝的力量,当定音鼓及大鼓一打,或合唱唱到极强时,整个声音仍然很清楚,而且还加了弹性的感觉。在这套CD中,虽然Pavarotti的声音仍然令人充满撕裂的威胁,但是在大音量时已经不会令我坐立不安,而且音场的深度与宽度都变大了一些。看来有许多套歌剧都可以重新拿出来听了。由于孩子有事要料理,太座不能再听下去,临出房门,太座瞥了那套灰灰黑黑的机器一眼,有点不放心的问道:「这机器比我们那一套还小,该不会很贵吧?」我一听,忙不迭的说:「不会不会!我们将旧的卖掉,大概只要贴个二、二万而已!」听了这话,她才放心的走了。我当下暗喜,心想换机有望了,「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跟太座绝对不能来硬的,感谢那条鱼,因为太座实在蒸得不错,让我有了毫不虚伪夸奖她的机会。

昭君之恨完全消除

既然现在用Audiolab听起来音乐都变美了,那我就儘找一些被打入冷宫的片子来试试,看看是否也犯了「昭君之恨」。我记得以前买了一张PRT廉价版的CD,白色封面的马勒第一号,是巴毕罗里指挥的。这是名版没错,但是以前买回来,听了一次就让它站卫兵了,因为它是Mono不说,音质还硬硬涩涩的,听起来没有美感,与其听他,我还是宁愿听Solti的。现在再拿出来听,却令我吓了一跳,我怀疑是否同一张CD,因为一开始的那种深度感及空间感与我以前的印象完全不同,常听人家说录得好的Mono在深度感以及层次感上不仅不会输给立体的,有时甚至还超过它。以前我不太相信,现在进入我耳朵的声音即令我不得不信,它是那麽澄明、清楚,而且美。我迫不及待的跳到第三乐章,唉呀!那大提琴的声音好美呀!后面的定音鼓、钹、及后来的木管乐器不仅层次清楚,而且音色很美,可惜太座不在,要不然她将会更兴奋!第四乐章的大鼓以前听起来像在打棉絮般,现在不同了,那鼓听起来已经像个鼓,而且有向下鑽下去的低音,还有鼓皮的弹性,二部扩大机的差距竟然是如此之大,如非亲耳听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我还有一张Olympia出版的打击乐器改编那张「卡门组曲」,这张CD什麽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弦乐太硬、太亮了,而且油油滑滑的,比较没有擦弦的质感:另外就是大声时还会有一点点噪。读者们请猜猜看,现在如何呢?上述那些缺点几乎一扫而空,祇是油油滑滑的弦乐质感仍然没有改善,噢!这套Audiolab的前后级好像专治一切生、冷、乾、硬、噪的毛病似的。我愈来愈爱她了。第一天就此打住,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了,再听下去要将音量扭小,听起来不过瘾,倒不如明天再来试一些爆棚的好录音,看看这套前后级能不能有更佳的表现。

Weavers空间感惊人

第二天,我先去买了那张Weavers合唱团在卡内基音乐厅重聚的那张CD(Vanguard出品的),因为那张LP在TAS的发烧榜上,而且HP说它可听出老卡内基音乐厅的特色,还说空间感的表现无与伦比,所以这一张一定要试。还有一套萧士塔高维契的第六、十一号交响曲,EMI那套,也是TAS榜上的,听人说第十一号第二乐章是爆棚经典之作,既然来了,当然顺手一齐带回去。还是与昨天一样,尊重太座是永远不会错的,我请她来欣赏发烧片,但是她对发烧片没兴趣,于是我祇好独乐乐了。那张Weavers果然名不虚传,真正厉害,人声听起来好像毫不费劲,十分自然的,而且不透过麦克风的传入我耳裡,若CD封面,他们是有用麦克风的。听完整张CD以后,我才瞭解HP为什麽说这张唱片空间感非常好,我不知道我以前的器材听起来是怎麽样,现在的Audiolab 8000C+8000P唱起来处处都是卡内基音乐厅中细微的空间杂音及人声、乐器的残响;那些细微的声音好像澹澹的阴影般勾勒出卡内基音乐厅的立体空间;还有当台下听众与台上一齐和声时,那种空间感也十分迷人。难怪这张老唱片一直在TAS榜上,它的确名不虚传。

解析力、速度感力有未逮

趁着时间还早,我放上萧士塔高维契第十一号交响曲。当第二乐章中那排山倒海的小鼓大鼓、定音鼓、钹、还有一些打击乐器、铜管、弦乐等一齐出笼时,那份压迫胸口的震撼力的确令人无法不赞叹这张CD的录音精彩。不过此时我感到解析能力好像还不够,使得整个音场中的乐器不仅吵了些,而且不够清楚;还有那些打击乐器的撞击质感似乎弱了些,好似整个调子偏软了些。怎麽会这样呢?是不是从类比转为数位时作得不够好,还是这套Audiolab扩大机本来就比较偏向软性?我回想昨天听到的一些CD,大部份都是原来觉得乾、冷、硬、锐的CD,而且都没有那麽多打击乐器及那麽庞大的编制,这些CD碰上Audiolab这种甜美、细緻、低频丰软的个性时都被医好了。但是这裡面都没有强调解析力及速度感的CD,是否Audiolab在这二方面比较弱呢?心裡想着,手可没閒着,我立刻将我最近的参考片「翡翠森林」找出来。这张CD也是老编介绍给我的,要试各种暂态反应及速度感、解析力时,这张CD将非常适用。第一首一出来,我就感觉速度比以前慢了一些,从那几声类似敲三角铁的声音裡,我也可以分辨出那敲击的刹那间速度的确是缓了下来。由于速度感缓了下来,南美印第安人土着音乐的冲击力也就减弱了;还有许多音场深处的电子合成乐器及南美吹管的声音显得不够「悍」。听到这裡,我完全明白Audiolab在这方面的个性。

细、甜、润、柔

现在,我该好好整理一下Audiolab 8000C及8000P的一些特性了。由于我并没有另外将8000C或8000P配用其他的前级或后级,因此我不知道她们嫁到外地会变成什麽模样,不过我想这套前、后级的个性应该是一致的。她们具有甜美、细緻、柔韧的个性,例如在弦乐的高频上会感觉甜甜细细的;而人声则开放、自然;一些低频都带有弹性,整体听起来具有柔柔的光泽。8000P每声道是100瓦,由于是大电流设计,因此听起来低频具有绵绵不绝的柔力,似乎力量用不完似的。我最喜欢她的地方就是她把一切的音乐都变得更美,音乐变得更美是对?是错?我认为是对的,因为乐器本身没有所谓真与假,祇有存在着美或更美的音色差距而已;音乐听起来更美也就代表着乐团所用的乐器更好。这种让音乐更美的特性使我听了许多以前认为不好的CD,并且由此知道以前是错的。单就以此项高贵的个性而言,我是非她莫属了。

Audiolab的缺点

至于Audiolab 8000C及8000P的缺点在那裡?我没有忘记老编交待的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器材,也没有完美的个性,某些优点对另一种需求而言,可能就会是缺点」。Audiolab对某些追求更完美个性的人而言,速度感会不够快,白热化的透明感也略差,还有就是解析力不够锐利。我不知道她搭配起柔性的喇叭会如何,但至少我可以肯定,Audiolab用来治疗那些速度感很快、很透明,但反而时时会遭遇到「刺耳」、「尖锐」、「毛燥」症状的喇叭时,她绝对是一帖良药。而且,假如你是像我一样,需要一种「读妳千遍也不厌倦」的器材,但是又出不起六位数字的高价时,何不同我一样,将这套售价约七万元左右的前后级迎娶入门!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