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克拉拉与布拉姆斯-「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钢琴版


唱片封面写着「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似乎再平常也不过了,但后面刮号写着「世界首录」,可就要仔细看清楚了。讲「协奏曲」,自然是乐团和独奏乐器的协奏,但德国hanssler唱片这张「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是由齐柏丝坦(Lilya Ziberstein)与葛本(Cord Garben)合作的双钢琴版,所谓「世界首录」,讲的就是没有乐团协奏的纯粹钢琴演奏。 

大部分人都记得大鬍子的布拉姆斯相貌,但「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年轻时的作品,hanssler刻意选用年轻时的肖像当封面。

故事要回到1854年,当时布拉姆斯才21岁,在舒曼的引介下,开始受到音乐界的注意,而布拉姆斯准备创作交响曲,于是把之前写作的「双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改写为管弦乐版,打算当作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不过后来布拉姆斯放弃了这个念头,其后在1855~56年之间,把原本的「双钢琴奏鸣曲」发展为协奏曲,也就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1856年4月,布拉姆斯把这份手稿寄给姚阿幸,徵求他的意见,其后再把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补齐。可是这阙「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命运多舛,1859年首度公演,全场仅有三人鼓掌,而且这三个拍手的人马上被旁人制止,乐评写着「大众为之忧虑,音乐家为之迷惘」。原因不难理解,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内容繁杂庞大,也跳脱了传统古典的写作方法,加上演奏技巧非常困难,欣赏这首乐曲自然也很难轻鬆以对。 

在这张唱片中,俄国钢琴家齐柏丝坦彷彿成了克拉拉‧舒曼的化身。

说音乐难?究竟难在哪裡?一开始就是排山倒海一般的第一主题群,音乐还带着大跳的角度上扬,又厚又重的音符如惊涛骇浪一般汹涌翻腾,随后乐团Tutti才进入比较平和的第二主题群,短暂如田园般的宁静之后,厚重难缠、带着角度的第一主题又出来,紧跟着是第三主题,衔接钢琴的独奏。可是钢琴弹奏的旋律却又不是传统的Tutti再现,而是自己发展出新的主题,也难怪第一次这首钢琴协奏曲的人会搞不清楚,怎麽钢琴没「照惯例」跟乐团协奏,而是自己讲自己的话?光是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一口气就走了将近十分钟,这麽厚重的音乐要专注听下来,确实很累,对一般想「轻鬆听音乐」的人来说,布拉姆斯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并不是那麽容易接受的。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