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完整版重出江湖-向布列兹致敬:罗浮宫音乐会(2)


史特拉汶斯基出生於1882,可是他非常高寿,1971年过世,活了将近九十岁。布列兹与史特拉汶斯基第一次见面在1952年,Bonus影片一开始就是布列兹回忆当时的情境,他说当年有一位作曲家叫维吉尔汤姆森,也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古典乐评家,他组了一个乐团,邀请布列兹与史特拉汶斯基一起共襄盛举,他巧妙地把两个人凑在一起,当时有人说糟糕了,这样创作火花会消失,但相反的,俩人一拍即合,布列兹也成為当代詮释史特拉汶斯基的大师。接下来50分鐘的解说音乐会非常精彩,布列兹说他眼中的史特拉汶斯基很早就成名,28岁就能站在指挥台上带领乐团,非常不简单,但他更希望外界认同他是古典作曲家(这和马勒很像),而「火鸟」就是他最早成名的重要交响曲目。

布列兹眼中的史特拉汶斯基是个「音乐叙事大师」,「火鸟」本身就是由许多民间神话故事拼凑而成的芭蕾舞剧,有完整的故事与细节,光讲故事就很有画面感,史特拉汶斯基发挥了音乐叙事的功力,让芭蕾舞剧生动万分。此后「彼得洛西卡」、「春之祭」、「婚礼」等等,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代表史特拉汶斯基用音乐讲故事的功力,受到世人肯定,至今依然歷久不衰。

可是「火鸟」完整版又该怎麼说?布列兹解释,「火鸟」虽是芭蕾舞剧,但史特拉汶斯基写了非常庞大的乐团编制,不仅乐手人数需要很多,还要配上三台竖琴及一部钢琴,不仅乐团要够大,演奏的场地也也能容纳眾多乐手,如果还要配合芭蕾舞剧演出,现实条件很不好找场地。所以实际上「火鸟」在演出时,常常因地制宜,缩小乐团编制,或者在不经史特拉汶斯基的同意下,逕自改变乐谱,这让作曲家非常生气,所以乾脆自己写了一个精简版,方便在有限的条件下演出。不过布列兹认為原版比起后来的「精简版」精彩多了,所以他用交响曲的形态,单独演出「完整版」的「火鸟」。换句话说,即便您已经收藏许多版本的「火鸟」,这张DVD还是有值得蒐集的价值,因為过去我们听的可能都是精简版,而布列兹则「原本」重现。 

罗浮宫的演出则是另一个收藏本片的卖点!罗浮宫本身是博物馆,音乐会的场地就在著名的透明金字塔之下。

罗浮宫的演出则是另一个收藏本片的卖点!罗浮宫本身是博物馆,音乐会的场地就在著名的透明金字塔之下。这个透明金字塔位於罗浮宫中央广场「拿破崙庭院」,1981年由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1989年完成,在电影「达文西密码」当中,这个金字塔玻璃屋顶也成為抢眼的场景。本片运镜手法相当特别,巧妙地把音乐会与罗浮宫的意向结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画面美感。此外,虽然是2008年的现场录影,可是画面的处理却很古典,甚至有点感觉是不是用底片录製,整体画面柔焦得很厉害,光线对比也带著古意,刚看得时候还以為录影的年代比2008要早得多。我推测是罗浮宫现场不能有太强的光线,可能会影响既有的收藏品,所以导演只好将就偏弱的光线,利用少数的投射灯营造对比。

纵览全片,音乐的内容比画面更為精彩!布列兹举重若轻的指挥,轻盈地控制著乐团,相较於年轻世代的指挥家,布列兹显得稳重而不花俏,简单的手势变化,就能掀起乐团惊天动地的回应,控制力很好,但却不是压迫式地鞭策乐团,巧妙地经营著指挥与乐团之间的默契。Bonus的解说式音乐会更是重点,过去我曾看过旧金山交响乐团的总监Michael Tilson Thomas推出「Keeoing Score」系列的DVD(同时发行BD), 内中包含解说音乐的影片,由指挥利用钢琴演奏关键的音符,解说主题或动机,引导听眾更容易专注在音乐上,但「向布列兹致敬」裡面的解说式音乐会更精彩,不仅有与谈人带出重要的话题,引导故事,布列兹更是仔细地针对音乐动机讲解史特拉汶斯基的创作手法。别忘了,布列兹和史特拉汶斯基是忘年之交,这些关於音乐的解说,具有歷史的权威性,更是「追寻原典」不可或缺的参考!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