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的乐与怒 专访Siltech 与 Crystal Cable(2)


同一屋檐下

   相信对音响厂家有点认识的发烧友都会知道,Edwin van der Kley是Siltech的老板,而他的太太Gabi则是Crystal Cable的话事人,虽然,两款银线的外观,结构和声音取向都有相当大的回异,但两间公司的办公室,工厂,甚至工作人员实际上都是在同一屋檐下运作。为了取得最佳的成本效益,Edwin和Gabi夫妇决定在2008年成立一间独立公司International Audio Holding,并且把Siltech与Crystal Cable两个注册厂牌收归IAH的旗下统一管理。虽然,IAH并不是一间怎么大型的音响厂家,但以线厂来衡量,规模也不算少了叫AH今年是以厂家身份自行参加慕尼黑音响展,大部份厂房的员工都需要负责把大量展出的器材装好(特别是Crstal Cable的崭新玻璃喇叭Arabesque),跟着再开车把这批器材从荷兰厂房这里运送到德国慕尼黑M.O.C.展场里布展,所以当我采访,AH的时候只有五位员工留守厂房大本营,但可以亲身探访自己非常信服并且用到一屋都系的Silech线生产重地,内心仍是兴奋之极。在参观工厂之前,我们先前往,AH的办公室和两位主脑谈谈他们的故事。

细说银彩

  IAH的办公室位於阿纳姆市中心并且是全市最高的世界贸易中心,从Edwin和Gabi的房间外望,可以远眺阿纳姆一大片翠绿的小山丘,景色十分美丽怡人。在这里,细说他与银线结缘的经过:『Siltech是Silver Technology的缩写,顾名思义,是专门研究用银制造产品的技术。公司成立於1983年,并且在第二年便注册了Siltech个商标。在公司创立的初期,主要的工作是对各种银材料进行研究,并且造出不同种类的银线来测试对声音的表现,结果1990年开始用纯银制造第一代(G1)  的音响线,1992年则采用长结晶纯银造出第二代(G2)的线材。不过由成立直至92年这段时间,Siltech的主力只是放在研究线材身上,营销银线方面却是非常低调。本来一个厂家努力研发产品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只是一味专注研发而忽略制定销售的策略那就肯定大有问题……我本身是一位电子工程师,专科领域是雷达技术,曾经在Philips的电脑系统部门工作了一段颇长的日子,另一方面由於我对音响一直有深厚的认知和兴趣,所以对音响市场的动向亦相当了解。在1992年,因为机缘巧合,我加入了Siltech并且成为合夥人之一。作为Siltech的一份子,首要任务当然是改变公司的营运模式——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银线的制作技术,同时亦发展完善的销售网络,另一方面,我也积极著手研究如何去量度线材的各种失真,从而制造出音效更佳的Siltech音响线.]

三管齐下

『在三管齐下的协力底下,Siltech在1997年推出首次采用渗入纯金来填补银结晶之间缝隙的G3银金线材,虽然当时我们实测G3的结晶临界误差  (Crystal Boundary Error)  有20%,後来更进步到只有10%,与今天的G7线相比当然算不了甚么,但在12年前已经是一个冶金和造线技术的大突破,并且令到发烧友感到惊喜,所以Siltech线的销售量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到了2001年,我们的银金线材发展到G5(G4只是工业用线,所以没有计算在内),结晶临界误差已经下降到1%,到了2003年的G6,误差再下降至0.1%以内,而在2006年我们推出了SATT  (Siltech Advanced ThermalTreatment)冰火处理技术(先降温;至零下200度,再升温至800度,继而慢慢冷却至室温)来提升G6线材的音效。去年是Siltech成立25周年的银禧纪念,我们亦推出了采用最新冶金技术炼制的新一代银金线材——结晶临界误差低不可测,纯度高达9N(99.9999999%)  的G7,与及采用单一结晶纯银线芯的皇冠系列极品线材。事实上,我们由97年首次推出G3银金线材开始,12年来Siltech音响线的实力已经获得全球发烧友的肯定,而每推出新一代的改良版都能掀起一个新的热潮,这表示我们研发线材的路线完全正确,而Siltech的营业额一直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更令我们有信心在制作和测试仪器方面作出昂贵的投资。坦白讲,Siltech今天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我是感到非常自豪的。】

对症下药

    可能有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对Siltech线产生不少疑问,最切身关系莫如[为什么Siltech线要卖得这么贵?]其他例如[线材真的可以测量出不同之处吗?』,『Siltech的线材会否像其他银线一般,声音过於光亮和刺耳呢?……』

     对於这些疑问,Edwin有以下的回应:【我知道在音响市场上总是有人说;你可以听得出不同线材的差异之处,但却不能用仪器测量出来。对於这种说法我并不同意,我认为听得出来便一定有方法可以测量,当我在92年加入Siltech之後,便已经著手研究这个课题,并且取得相当大的收获。我发觉有很多人认为线材很难测量失真,但其实他们只是测量不得其法,其次是要舍得投资购买合适的测试仪器,因为只要准确测量到影响线材表现的各种失真,你便可以对症下药,想出各种方法和设计来减低或消除这些失真,线材的表现便自然优异。当然,线材的用料也是大有学问,懂得如何去用和是否愿意用最好的线芯原材料都会大大影响线材产品的素质我知道有部份发烧友对银线有这样的印象---铜线的声音较温暖和较有音乐感,而银线的声音会较光亮刺耳和速度较快。我亦听过市面上真的有一些银线产品有这样的特性,我可以告诉你这是因为选用的材料,线身结构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出现了问题,甚至是煲线不足所致,但Siltech线材却绝对不会,原因有三:首先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测量仪器来量度影响线材的各种失真,例如量度电流失真、磁性失真、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和咪高峰效应等等,我们就是利用从这些仪器得出来的结果作为设计Siltech线材的基础数据。不过这些仪器最大的缺点是非常昂贵,例如你将会在工厂里看见那台Tektronix TDS 8200数码取样分析仪的售价便高达55,000欧元,而整个欧洲除了Philips之外便只有我们拥有!对测试线材如此有用的仪器全欧洲只有两部,表示很多设计线材的公司不相信线材是能够用仪器测试的……也有可能是舍不得投资罢].

屏蔽的窍门

   [其次便是选用最好的物料来制造线材。Siltech自从G3开始便使用纯银渗金导体来制造线芯和接线端子。你要知道这些纯银渗纯金的导体是用极高技术的冶炼方法制成,只有荷兰和德国的专门工厂才懂得生产,成本实在非常昂贵,特别是到了现在G7那种极高纯度的银金导体,声音的确是完美得无话可说,但制作成本之高亦叫我们哑口无言。此外,我们的线材可以真正做到近乎100%的完美屏蔽,除了在屏蔽层下功夫之外,我们也把两条线芯互相以45度绞成90度来屏蔽磁场,但这种在教科书上都有说明的方法却是知易行难,因为线芯身上都覆盖有绝缘层,而一般厂家所用的绝缘物料既厚且软,所以当两条线芯绞在一起的时候那些绝缘层便会被挤压变形,甚至爆裂,这样线芯便不能够保持精确的45度,屏蔽磁场效果当不理想了。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彻底研究,最後决定选用杜邦化工DUPont Chemicat生产的Kapton和PEEK(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来造绝缘层,这两种物料又薄又硬,线芯紧紧绞在一起也不会爆裂变形,这样便能够保持精确的相互45度,不过这两种物料极难加工,所以我们又费了一番功夫找德国公司为我们制作加工和绞线的机器,再加上Royal Signature系列线材的接线端子都是采用G7台金制造,你算算看,Siltech线材的制作成本是如此高昂,而重播效果比其他线材优胜之处却又是如此明显,计落又怎算卖得贵呢?]

  我自己打从G5年代开始已经是Siltech线材的忠实拥趸,每一次改朝换代都紧贴步伐更换,所以对Siltech线的声音进化完全清晰了解。到了今天,皇家签名系列的G7和皇冠系列的单结晶纯银导体线材带给我那种万里无云的通透,万籁无声的宁静,深阔合度的音场与及动人窝心的音乐感令我深感折服。

成功,从来不会幸致。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