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的二重奏--评JBL 4348音箱与柯颂V8i功放


    在2001年,我写过一篇比较、试听柯颂K9、V8功放的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读者阅读后,觉得十分过瘾,因为他们都找到了各自要看的内容。有些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平时没有机会去做这类比较,所以看了之后,更能悟出一点东西及加深对K9与V8的了解。说实话,在写那篇文章之前,我有些担心,因为作为两部厂方先后推出且在同一时期主推的产品,将两者如此进行比较,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岂不是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呢?好在柯颂的主事者非常豁达,完全不介意这样的比较。我觉得,大部分人看待比较这件事,是一定要求有结果的,非此即彼是他们的二元思维的对应物。要彻底把“比较”的问题说清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个别意义上,各取所需要比断章取义来得高明。

    是金子总是会闪光的。正如我自己音响小圈子中的一些朋友对柯颂多款功放的评价那样,至今,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非常走俏,除却某类不喜欢它声音的人来说,用过其产品的人,都对该品牌严谨的作风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表示赞赏。即使你到某些个专门骂厂家和产品的网上“论坛”去瞧瞧的话,对K9、V8的声音评头论足或是表示不太喜欢的人有一些,但对它们的“质量”有异议的,则不多见。“不喜欢”是一种带有个人化烙印的主观感觉,要知道,即使对象Hi-End的代表之一Mark Levinson产品抱有否定态度的,也大有人在。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觉得在对音响产品的评价上,不必求“大一统”的局面,要允许每个人自由地发表观点,没有什么“正确”的结论,只要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态度就行了。当然,人的听音感和思想观念一样,有时是会发生质的转变的,从不喜欢到喜欢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一件事。从K9、V6、V8至今畅销的情况来看,便很能说明问题,至于改进版的V6i、V8i,则更是厂家在前几台功放良好设计基础上改进的产物。

    时间,是过滤和修正观念最好的有力工具。在我们写手来讲,有时候听过的器材虽然很多,但能真正留下印象,并一直觉得能听下去的器材真的不多。针对某些一耳听上去不错的东西,我有时候会告诫自己:先别忙着下结论,过一阵再去听听;再比较比较……就这样,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周期里,经过对某类器材的反复聆听和多次与其它不同的器材搭配后能够让自己满意的,便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给别人。到现在为止,我已给不少找我推荐Hi-Fi功放的朋友介绍了柯颂这个品牌。大部分使用者都十分满意。唯有例外的是我在上航工作的一位朋友,他用K9时,因那对自制的音箱在分频器上的问题,感觉低频出不来,后来,换了一对美国喇叭后,问题迎刃而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就象价值规律那样在不断起着作用。接受我推荐的几个朋友并非囊中羞涩之士,其中的几位家里面原有的系统也都是有一定级数的。经过多次比较后,他们最终选了柯颂的东西。我这么说的意思并非指K9、V6、V8或V6i、V8i在各方面要胜过某些大品牌的东西,而是指在更大的意义上,似乎是系统搭配更合理的原因使然,也就是所谓的龙凤配。就像交朋友,谈恋爱一样,“组合”一定要在属性上气味相投才对。和食客偏好某类系菜肴的口味一样,听声音也是有“耳味”的。在一套搭配较为客观的系统中,有时某个人不喜欢它还原出来的声音,并非是它的声音真的不好,纯属口味偏好的缘故。就个人的听感而言,我比较偏好用柯颂的大功率功放来推一些声音走向十分明朗、动态相当好的美国喇叭,譬如象我这次要评介的JBL 4348。在我自己的音响爱好者圈子中,象我一样喜欢这种搭配的人有好几个。有什么很深刻的原因吗?一时倒也说不上来,只是个人的喜欢。尽管每件器材有它自己的属性,但在大量的听音实践中,我发现,这种属性带有动态的特性,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搭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把某类音箱的声音特点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反过来考虑我个人的听音口味,最重要的一点是,JBL音箱于声音方面的豪爽感和线条感,在用柯颂系的功放驱动时,其特色尽显无遗。几乎可以说,在一个很宽松的器材配置价位段内,柯颂的V8i都是能够胜任的。如果你喜欢V8i的声音,并有过切切实实比较的话,那么,它的性价比程度如何,相信我不用再说了。

音箱越大越好,功放越大越好。

    从理论上来说,音箱的体积和承受功率越大越好,因为“大”了以后,可以更完美地“模仿”出舞台空间或是录音空间的真实性,,以及乐器本来的声音达到一种极高境界的像真度。功放呢,自然也要推力越大越好。一部音响史,几乎就是由众多厂牌不断刷新音箱和功放的功率及体积指标这一攻关过程而构成的。在这里,我无意说“小喇叭”和“小功放”都是不好的。在全面还原这个层面上,小的音响系统客观上只能截取某一部分它所擅长表现的环节来作为主攻对象,有一种无法克服的“片面性”存在,故而无法达到此一层次。当然,话说回来,小系统和一定的使用环境相配合后,有时能弥补掉一点它固有的缺陷,达到感觉上的完美程度。譬如讲,我们在听书架箱的时候,往往更在意它的中高频部分,挑选一些适合它发挥特性的软件来还原,从来不去对它的低频表现有非份之想。而对于那些中、大型系统来说,人们除了在中高频上继续有着要求之外,还要使高中低“三围”平衡;低频不够的话,会考虑在系统中接入超低音来达到目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在本质上就具有大气势大动态的大音箱,在先天上就有着“充分”还原的优势,一次性完成度极高。

    至今,大型的音箱系统还是少数在综合实力上最强的厂家的专利。它的高端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大面积”推广。我们知道,在对一套系统的配置中,一旦大喇叭定下来之后,与之搭配的功放级数也会立即升高,这两件东西会使器材配置费用猛增。非有一定经济实力者而无法问津。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