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靓声甜-金嗓子A-30甲类功放


这部A30送到我家后,便不及待驳好线开声。听第一张CD是Milstein拉巴赫的Partitas。一开声,那熟悉的「靓声」又再出现,使人深深感受到大师美妙的琴声与至高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亦为这个半世纪前的单声道录音,竟能达如此高水平而赞叹不已!要享受这样的美善境界,当然亦要借助高水准的器材。A30虽未「煲」透,其声底已教人无限欣赏了。

 

    A30有着金嗓子的优良传统,香槟金色的扎实机身,不惜工本的用料,还有,两个行针的电平表!上次试A60时,发现只有LED显示的电平表,实在难掩失望之情!须知,电平表代表了我年轻时对拥有金嗓子功放的欲望。当年买不起,情意结却已形成。不要见笑,我认识的发烧友中,不少都有相似的情结!

用料讲究 特性骄人

    打开机箱,映入眼帘的又是熟口熟面的金嗓子典型布局。重型变压器(400VA)和两支巨型电容器(各47000uF)放在中央,线路板插在两旁,零件井然有秩;最外则是巨型的散热器,三对MOS-FET就装在它上面,分据左右。看到这些用料,很自然就对A30的实力(起码是功力)有了信心。事实上,它的输出是30瓦/8-ohm、60瓦/4-ohmT和120瓦/2-ohm'1ohm时仍有150瓦的输出,已是足料的证明。桥接时可以提升至300瓦/2-ohm、240瓦/4-ohm及120瓦/8-ohm。

    A30采用了金嗓子著名的MCS(Multiple Circuit Summing)技术的提升版,MCS+,在一些关键的地方用了多个相同的电路并联,使表现更为理想。并在输入的缓冲级放大改善了偏压,使工作更稳定。这使输出级的电流/电压转换级亦受惠,噪音大大降低了。

    大部分放大器都采用电压回输以改善表现和各种参数,但A30却采用电流回输。原因是电流回输的混频点阻抗低,使相位几乎没有偏移,这就无需做太多的相位补偿工作。于是负回输可以减至最低,保持高的瞬变特性和声音的透明度。

    输出级每声道用了三对并联的MOS-FET作推挽。每枚MOS-FET的定额功率本可达130瓦,但其实际工作点的功率却定得低很多,这肯定不符成本效益,但换来的是使晶体管可长期保持在它的线性部份操作。线性亦即是无失真的代名词。为了避免有时在爆棚乐段突发的短暂强大需求,A30的剪峰设定在50瓦(8欧),这样听音乐时,就不会出现突然「拆声」的现象了。

    面板中央是电源开关;右边是输入增益可调:MAX,-3dB,-6dB和-12Db,以适应不同的前级和不同灵敏度的扬声器;左边有电平表的开关和灵敏度选择,和一个平衡与非平衡输入选择,机背除了大型喇叭接线座、RCA和XLR输入插座外,还有一个选择掣,只需轻轻一拨,就可以作正常、单声道或桥接,非常方便。线路底板的铜迹和主要的讯号路径中的零件都是镀金的。

声底迷人 气垫不弱

    其实A30的声音特性我几乎无需多讲了。它一如我所料,仍是金嗓子的甜美声底。除了我一开始试听的Milstein证明了我估计无错外,听其他类型音乐时,这种特性仍是保持不变。与A60相比,,我可以说骤耳听来没有分别,长时间聆听,A60在中低的厚度仍胜一筹。当然,后者大一倍的输出功率在控制大场面时自然更轻松。

    在断断续续听了三个多星期后,A30虽仍未完全run-in,但亦起码已能发挥八、九成功力,而且和我的Verity Audio喇叭Fidelio相当合拍。我就拿一张The Berlin Gala作为这次试机的参考,这张由Abbado指挥柏林爱乐的现场音乐会录音,内容由管弦乐到人声(男、女声独唱、重唱,还有大合唱),由小提琴到钢琴独奏,可谓包罗万有,正好用来作测试A30的好工具。

    一开章的卡门序幕就先声夺人,璀灿的管弦之声,使人振奋。场面可能不是最大,乐队的厚度和层次却是一流的丰富。爆棚时,一点也不牵强,反应很快,这点在含有敲击乐段时特别容易显示出来。Anne Sofie von Otter唱卡门,令人感到有点意外,但她很快就把听众的疑虑消除。她的音色、感情多变,试听她在Habanera(track2)和Gypsy Song(track4)两段中的不同处理,便知一二。A30把她那种诱人的音色完全捕捉。

女声妩媚 男声雄浑

    「斗牛勇士」由低音王Bryn Terfel唱,听他运气吐字,强力、雄浑。A30放女声的妩媚已经足以令人溶化,但似乎对这种雄浑之声经其他机种更优而为之。Bryn Terfel低音固然了得,于较高音时,他的共鸣亦充满光辉,没有一般加低音唱来像个老头子之弊,相比之下,Roberta Alagna唱Jose就有点失色(可能是我的偏见,我一向不太欣赏他)。到了合唱团一出,哇!那种气垫之盛,把我一开始对「场面可能不是最大」的小小保留一扫而空!

    接下来,Gil Shaham拉Carmen Fantasy。Shaham技巧高超,发声干净甜美,配合A30的醇和,炮制出令人陶醉不已的乐章。约2分钟时的一段泛音,顺滑而完全不刺耳,非常难得。弓毛在弦上轻轻探擦过的细微杂声亦十分清楚,动作尤如目睹。

    Mikhail Pletnev的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又是另一精彩表演,钢琴声清澈的金属声中带着适中的木箱共鸣。不知是否受到现场观众感染,抑或是A30的原故,总之Pletnev在这次演出中,除了一贯的冷静,还增添几分热情。由于是现场录音,不乏欢呼喝彩之声。A30的纯A暖声,亦把这些现场气氛衬托得更为热烈,尤其最后一首Hungarian No.5,听得出指挥、乐队和观众都情绪高涨。

    一张98年的CD,把A30的特性尽情发挥,只差再重型的超低未试。就拿这一张:Opus 3的Organ Treasures。第一首,巴赫的Toccata& fugue in Dminor,不到半分钟,超重、超低频如潮涌至,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大教堂的堂音,亦一并送上。演奏者Mattias Wager神乎其技的演奏,使我一直钉在椅子上,直到一曲既终,才敢大力抽一口气。至此,我对A30的能耐不能不写一个服字了。以30瓦的功力,播这首以「扯干塘」着称的触技曲,仍然气定神闲,而绝不会令人质疑它究竟有几大的输出。其余的好像<Jesu,Joy of Man`s Desiring>和<Variations on "America">(即God Save Our King的旋律变奏)等,平静中一样有深不见底的低频,A30照播如仪,全无脚软之弊!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