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ntz CD-17MKⅢ&PM-17SA原厂最佳拍档


作者:陈 奕

  从型号上来说,CD-17MKⅢCD机和PM-17SA放大机应该算是Marantz在该价位产品中最合拍的“一套西装”式搭配。不过呢,二者虽然在总体造型上均沿袭了Marantz中高档产品的设计风格,但在细节之处却未能做到完全一致。例如CD-17MKⅢ面板上有一弧面微微凸起,其初衷应是为了配合承片盘和资料显示屏的安排,视觉效果上能带给人们档次提升的感觉;而PM-17SA的面板则完全是平面,相对来说似乎显得较为呆板了些。另外,PM-17SA面板中央表头下的按钮是电源开关,而CD-17MKⅢ面板上同样位置的按钮却设置成承片盘启闭开关,电源开关则被移到了最左边,如果将CD-17MKⅢ的这两个开关位置对换,一方面电源操作可以和PM-17SA做到统一,另一方面承片盘下(或旁边)的按钮就是用来控制承片盘的,也更符合通常的思维逻辑。事实上我在最初使用CD-17MKⅢ的时候,就经常把电源开关误认为是承片盘开关,本想要开启承片盘换碟,结果却是关掉了整机的电源。当然,Marantz的设计师最终采取了CD-17MKⅢ现有的这种按钮布局,更重要的原因是结合机器内部结构来加以考虑,两个开关的位置对换肯定是可以实现的,但后果是会让内部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并且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干扰。事实上,每台机器也还有一个熟悉过程,达到一定熟悉程度后,各种操作都是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就完成了,到那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便了。

  之所以要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如果Marantz将这两台机器的方方面面都尽可能做得一致的话,这套“西装”当然就更显完美了!

  CD-17MKⅢ搭载可变式滤波器和电子音量调节
  
  从功能上来说,CD-17MKⅢ可以说是非常平凡,没有HDCD解码、没有提升取样率/取样精度的升频功能,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放16bit/44.1kHz的标准CD信号。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CD-17MKⅢ将所有的成本都用于CD重播,理论上来说,其音质就应该好过同价位的多功能机种了。

  虽说CD-17MKⅢ没有那些特别醒目的“卖点”功能,但仔细发掘一下,还是有两个相当实际的功能值得一提。
  
  第一个是可变式滤波器。接通CD-17MKⅢ的电源,资料显示窗的右端会亮起一只红色LED,上方标有FILTER(滤波器)字样,下方则有1和2两种模式指示,再下面还有一只FILTER小按钮用于进行设定,按动这个按钮,红色LED会轮流在1和2字样旁边点亮,以提示当前的滤波器工作模式。

  在模式1时,滤波器的转折频率较高(20kHz以上),并具有较陡的衰减滚降斜率,是较为常规的模式;而在模式2时,滤波器的转折频率会被设置得稍低一些(20kHz以下),同时衰减滚降特性也变得较为平缓。所以在这两种模式下,CD-17MKⅢ在20kHz附近超高频段的频响曲线会略有不同,模式1时是平直地延伸至20kHz,随后激剧下跌,对超取样产生的量化噪声有较强衰减作用,但同时也对20kHz以上的模拟信号成分有较强衰减,虽然理论上人耳只能听到20kHz以下的频率,但研究和事实已经表明20kHz以上的信号仍然是可以对听感产生影响的;而模式2时CD-17MKⅢ的高频响应则是在接近20kHz时开始缓慢下跌,虽然在到达20kHz时已经略有衰减,但20kHz以上的模拟信号则比模式1保留得更多。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主要由CD的录音状况决定),这两种模式的声音表现是相当明显的,总体来说模式1趋向于常规,有利于细节表现,而模式2则较为圆润,乐器的音色以及音场的空间感更为出色一些。

  CD-17MKⅢ的另一个实用功能是带有数字式电子音量调节电路,当与那些不具备遥控功能的功放搭配时,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遥控方式调节音量,而不需要起身走到功放面前去操作。不过,CD-17MKⅢ只能将输出电平从最高调低至一定程度,而并非从最高到最低的全程控制,这主要是受售价和成本的限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建议将CD-17MKⅢ的数字音量控制调到最高输出,其主要作用是在应急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种方便。

  CD-17MKⅢ的内部结构并不复杂,左边安排机芯、电源变压器和电源开关电路,右边的一大块电路板上则集中了整机的大部分电子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机芯伺服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等;另有一部分显示屏电路及操作开关电路则紧贴面板后面安装。机芯和伺服系统不必多说,自然是采用的PHILIPS产品;DA转换芯片则是两枚Burr Brown PCM1716E,采用差动式电路工作;随后的模拟电路上,两只镀铜屏蔽盒是Marantz著名的HDAM(High Definition Audio Module)模块。电路板上的布局非常工整,信号处理电路更是采用了双单声道式结构,从而让人对此机信心十足。
  
  PM-17SA采用完全独立的前级信号处理和后级功率放大
  
  
  面板正中央,Marantz的金字招牌下,一个金色圆形有机玻璃小窗里安排着一个指针式表头,这不是功率或电平指示表,也不是静态电流指示,而是一个温度指示。开机过后几分钟,机内温度慢慢上升,表头指针也从最左边渐渐偏向右侧,最后停留在距右端刻度差不多2mm的位置。当然,受环境温度、整机散热状况,以及使用时间的长短、输出功率的大小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温度表的指针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无论如何不应超出右端刻度,否则的话就意味着机器可能存在某些不正常的地方,需要及时送去检修,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PM-17SA的其他功能则都是最为常见的设置,有录音选择、高低音调控制、左右声道平衡控制、信号直通开关、扬声器控制开关以及耳机输出插孔等。随机配有多功能遥控器,不但能控制PM-17SA的大部分功能,而且可以控制通过遥控总线与PM-17SA相连的其他马兰士产品,如CD/SACD机、DVD机、磁带录音座、收音调谐器等等。

  背板上,PM-17SA共备有6组高电平信号输入端子,另有2组信号输出供录音设备使用;PM-17SA还内置RIAA均衡放大电路,设有1组PHONO(LP唱头)输入端子,一个开关用于选择MM(动磁)或MC(动圈)唱头,相信一定会受到LP爱好者的喜欢。喇叭接线端子也毫不含糊,用上了德国WBT的多功能接线柱,无论是接驳粗壮的裸线头、大型接线叉或是香蕉插头,都能保证良好的接触。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