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与典雅的结晶——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作品


音乐史上,被称为“天才”和“神童”的作曲家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对得起这两个称号的并不多,门德尔松肯定算一个,这是无可争议的。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创作才华,比起旷世的音乐奇葩莫扎特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门德尔松在17岁以前的作品就已经风格独具,卓然成家,譬如16岁时写下的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17岁时写下的《仲夏夜之梦》序曲都是同形式,同曲目的珠玉之作,俨然一派成熟作曲家的风范。和莫扎特生前命运坎坷不同,门德尔松一生虽然也很短暂,但却令人羡慕,他出身犹太名门,家道殷实,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一生从不为生计发愁。除了作曲外,门德尔松还精通绘画,骑马,游泳,会6国语言。他9岁就开始公开的钢琴演奏,并先后写下了2首钢琴奏鸣曲,12岁开始写作弦乐交响曲,  1826年年仅17岁的门德尔松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一举成名,奠定了自己优秀作曲家的地位。

在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中,管弦乐作品有着重要地位,从早期的12首弦乐交 响曲一直到他去世前两年完成的力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间穿插交织先后完成了5部交n向曲和7首序曲。1824年,刚满15岁的门德尔松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并献给了伦敦爱乐协会,但直到1827年2月1日才在莱比锡首演。这部四乐章的交响曲明显受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影响,属于门德尔松的试水之作.1825年,门德尔松的父亲买下了坐落于莱比锡大街3号的住宅,门德尔松得以在新家的图书馆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就在这段时间他读到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故事中的那些精灵、森林和仙子使门德尔松为之痴迷不已。1826年,门德尔松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827年2月首次公演后,门德尔松誉满欧洲。1828年,  门德尔松完成了序曲《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1829年第一次访问英国并亲自指挥了《仲夏夜之梦》序曲的英国首演,同年7月门德尔松启程前往爱丁堡,这次苏格兰之行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序曲《赫布里底岛》,此外,在爱丁堡门德尔松还写下了《第三苏格兰交,向曲》的开头70小结,这部交响曲直到1842年才最终完成,是门德尔松5部交响曲中最后完成的一部。这一年冬天,门德尔松还为了纪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奥布斯堡信纲》发表300周年,开始创作被称为“宗教改革”的第五(实为第二)交响曲,因天主教会的抗议,直到1832年的春天,这部交响曲才在柏林首演。


1830年5月,门德尔松开始了第二次的长途旅行,第一站是魏玛,在这里21岁的门德尔松见到了81岁的歌德。随后门德尔松取道慕尼黑前往意大利并一直滞留到第二年,这段时间直到1833年都是门德尔松的创作高峰期,他先后完成了《第四意大利交响曲》等作品。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