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一些录音版本的介绍


我始终觉得,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他的《费德里奥》、《第九交响曲》一样,属于无疑是非常伟大,但似乎存在一些问题的作品。贝多芬不属于那种绝顶天才的作曲家,但他强大的理性弥补了他时常出现的灵感的不到位。像《费德里奥》、《第九交响曲》以及这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贝多芬花了大力气构筑而成的,其中的理性深度和结构的美感无疑是空前的,但是它们很难直接带给人快感的享受,相比起莫扎特一挥而就的《魔笛》、《第40交响曲》和第3、5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埋藏在盔甲下的笑脸似乎需要欣赏者也花大力气主动的去挖掘。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其实是一首很容易令听众走神的作品:结构庞大,配器并不辉煌,也没有妩媚的旋律。就连这首协奏曲的一些最优秀的录音版本也很难令人从头至尾全神贯注。但是这首协奏曲又是那么的令人敬畏,象是一位沉默的诗人,吸引着无数小提琴家去探究他(它)心灵背后的感悟。在此,我谨将我本人有的一些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版本的听后感写下来,供大家讨论:

我手中最早的一个版本是德国英年早逝的小提琴家沃尔夫陶(Josef Wolfthal)1925年录制的(Biddulph LAB095)。这是一个非常“清秀”的版本,音色端庄清亮,音乐刻画细腻,风格严谨而灵秀,技术一丝不苟,准确而扎实,但听得出来,完成的并不很轻松。令人意外的是,沃尔夫陶很少使用滑指和自由速度,这在他那个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这个版本的遗憾之处是乐队过于单薄,大概一提只有2、3个谱台,再加上古旧的录音,完全体现不出乐队部分的气势。沃尔夫陶在1929年又将此曲重录了一次(DG 453 804-2),乐队和录音效果是好了不少,但他本人的演奏却有所退步,也许他此时已经功成名就了,对于音准和音乐细节不再那么精雕细刻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次录音小提琴刚一进来的那一句,高低立现。

克莱斯勒也是两次录制这首作品,第一次是1926年和Leo Blech合作(Naxos 8.110909),第二次是1936年,由巴比洛利指挥。后一个版本本人是直接从78转SP唱片(Victor JAS625-1—11 / JD842—847)上录下来的,感觉比日本EMI的再版CD音质要好(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我对日本CD没有任何偏见,但在反复比较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我这盘磁带)。两个版本都是令人陶醉的演奏,音色自不必说(这是克莱斯勒的招牌),音乐气质之典雅高贵不敢说前无古人(约阿西姆没有留下此曲的录音),至少是至今后无来者。我的一个朋友说克莱斯勒的音乐气质不是德国的而是维也纳的,所以拉起贝多芬来不是很地道。我倒是觉得,德奥本为一国一族,两国的文化差异恐怕还不如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大,再说,谁又敢保证贝多芬就是纯粹的德意志气质而丝毫没有受到维也纳音乐风格的影响呢?克莱斯勒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更是无可争议的经典,我想这也能说明些问题。这两次录音在音准方面都有不少的纰漏,技术方面也不能说无懈可击,但克莱斯勒都用非常自然的“自由速度”掩盖过去了。相比之下,我本人更喜欢1936年的版本,更加松弛大气,录音也好很多。

如果说在风格上最“地道”的,最没有争议的应该是库仑肯普夫(Georg Kulenkampff)1936的版本了(Datton CDEN 5018)。我首次听这版录音是在一个朋友家,不过他是Teldec的版本,当时就已经绝版了。我听后大受震撼,喜欢的不得了(可能也加上那天喝了点酒,容易被感动)。后来的一年中,我孜孜不倦的寻找着这版录音,终于托人从美国带回来了这版Datton的再版CD,听后却若有所失——我不记得他有这么多的音准失误啊!我想,就算是再版整理的差,音准也不会给整跑了啊?唯一的解释是:这一年我把这版录音想象的太完美了,所以现在真的听到了,到不能容忍它的任何缺陷了。库仑肯普夫的技术能力要驾驭这首号称最难的协奏曲,恐怕是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过他朴素高贵的音乐气质和真诚大气的音乐表现却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于贝多芬音乐的诠释既让人觉得是“代言人”,又不失个人气质的展现,就像钢琴家中的巴克豪斯一样,即忠实于原作,没有任何离经叛道的臆造,又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和个性魅力。库仑肯普夫最好的贝多芬可能是他和肯普夫合作的“克罗采”,他的技术胜任这样的作品还是足够了。

在上世纪初那一代小提琴大师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中,还有以下几版是很有特色的:

胡伯曼1934年和塞尔的版本(opus kura :OPK 2006)。

“一般人们对胡伯曼的好恶都非常极端,喜欢的奉若神明,不喜欢的嗤之以鼻,这主要是因为他不是一位乐于尊重作品音乐风格的演奏家,除了《希伯莱晚祈》以外,可以说他拉什么不像什么,但又不失音乐感染力,就像熊猫一样,说熊不是熊,说猫不是猫,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在他的演奏中,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重音和对节奏的夸张处理,但做的是那么理直气壮,听久了反而倒让人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胡伯曼的右手技术非常出色,这保证了他音色的统一和音质的稳定;他的左手技术也不差,在音准上的失误不多(和克莱斯勒、西盖提等人相比),揉弦的幅度不太大(和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相比),很少滥用滑音(和埃尔曼相比)。从整体上说他的音色偏硬,但富于质感,有些近似于女中音。胡伯曼的音乐中有一种执拗的个性,但又不是村姑般的“倔强”,而是知识分子的较劲。他对作品的音乐处理不是典范,但却充满了魅力,难怪连福特万格勒也对他崇拜有加。”

以上的这段文字摘自我过去的一篇老贴子,我想在这里也可以用在他这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上。

埃内斯库1949年现场版(Biddulph LAB 108)。晚年埃内斯库的技术已经不足以支撑这首艰深的协奏曲了,在巴赫无伴奏和亨德尔奏鸣曲中可以纵情驰骋的他,现在似乎有点半身不遂了。第一乐章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拉的让人心碎——替这位老大师伤心。但是从再现部开始,埃内斯库可能从紧张中挣脱了出来了,技术表现好了许多,至少准得音比不准的音要多了。至于音乐、气质、分句、音色等等,我想凡是听过埃内斯库其他录音的朋友都不用我在此多说了,那种难以言传的魅力也是用语言很难表达的。总的来说,这版录音和库仑肯普夫那版一样,都属于瑕不掩瑜型的,只是这一版相比之下,“瑕”大了一点。

西盖蒂1932年和瓦尔特的版本(Dante LYS 084)。我第一次听西盖蒂的贝多芬协奏曲是他1947年的版本(Sony SMK 64459)觉得很不错,只是左手技术差了些,音准没把握,揉弦不均匀,音色干硬,当时有人对我说:这就是西盖蒂的特色。我当时还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啊,连毛病都变成招牌了。可是后来我找到了他一些早年的录音,才知道他的这些所谓的“特色”的确是无可奈何的技术衰退,而不是什么刻意为之。从这版32年的录音中我们就可以听出,西盖蒂也曾经有过令人放心的技术能力,他的音色也曾经如此丰腴饱满。西盖蒂对这部协奏曲的诠释理性而矜持,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极好,如凯旋门一般,虽不亲切,但很稳重威严。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