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属更好——范登豪The First Ultimate讯号线


提到荷兰的范登豪(van den Hul),自然不能忘记名震LP黑胶界的Grasshopper(草蜢仔)动圈唱头,以及他家各种各样名贵的发烧线材。想当年只是一对SCS2喇叭线与及MC Silver连接线,令不知多少心仪的发烧友对之朝思暮想,乃至节衣缩食,也要存够钱买之而后快。如今,在范登豪线材产品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又是什么呢?用非金属材料碳纤维制成的系列发烧线材一一绝对位列其中。

碳纤维材料的专业术语叫线性结构碳纤维(Linear Structured Carbon,简称L S C)。“线性”是指经碳纤维导线传输出的信号,不会出现任何失真。“结构”是指经特殊处理后的碳纤维,其碳原子都限定在固定的晶格栅里,碳原子排列有序,性能稳定。而未经处理的用碳粉制成的碳纤维,其碳原子是无规则、随机定向分布的,性能不稳定。而范登豪则通过特殊的加工技术把碳原子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个大的碳纤维晶体中,LSC没有任何外力作用能使它们分开,因而物理老化和化学污染在其身上不会发生。

 

在范登豪中价线材产品中,LSC是作为金属导线的包覆材料使用,以减少交越晶体失真,把辐射的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再返回导线,隔绝空气侵入导线造成腐蚀。目前,真正完全使用LSC作导体的线材并不多,比如“The First”非平衡讯号线、“The Second”平衡信号线、“The Third”喇叭线……它们都是范登豪线材家族的顶级产品。这回,很高兴见到该列又添新贵了,它就是我们文中的主角The First Ultimate讯号线。

LSC制作难度颇高。最难的首先是找到一个相信碳纤维效果并且愿意加工的工厂。而使用在线材上的碳纤维与目前很多材料里使用的用以增加强度的碳纤维不同,这是一种有着很高导电率的碳纤维,它的另一个难点就在于不能让其在加工过程中断裂。还有一个更难的是要让每一根碳纤维外面都是独立屏蔽的,首先是要把不绝缘的碳纤维丝用溶解的丙酮和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处理,使每根碳纤维丝都具有电气绝缘特性。经过这个工序处理后,再把上万根碳纤维丝经特殊工艺夹紧成一条碳纤维导线。由于每根直径7微米的碳纤维具有自己独立的电气屏蔽,因而自由电子在其各自的碳纤维丝通道中行进,各行其道,不会串道产生失真。以往在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在整个导线的不同界面飞越穿梭行进已成为历史;而且不论电平的高低,LSC碳纤维都有其独立的电阻抗。因交越晶体失真引起的谐波失真也不会再发生。这意味着,即使是低电平信号输入,LSC碳纤维导线仍具有高品质的传输效果。


早在1993年8月,范登豪就已经推出了The Frist单晶碳纤维同轴信号线,其中心导线由1.2万根碳纤维丝组成,外有3.8万根碳纤维线组成的2层屏蔽层。The First Ultimate讯号线是基于The First基础上,更为精进的版本。其中心导线依然由1.2万根碳纤维丝组成,最大的不同是The First Ultimate外覆有由114万根碳纤维线组成的6层屏蔽层,防护“铠甲”比起The First要厚三倍,因而The First Ultimate有着更为强悍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免除电磁干扰或磁泄漏引起“哼哼”噪声。最外层的橙黄色外皮由一种名为Hulliflex的不含卤素聚氯乙烯物料(卤素〈Halogen〉为元素周期表中一类元素的总称,包括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制造含有卤素的物料被认为会对地球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制成,The First Ultimate身上用的已经是范登豪自行开发的第四版Hulliflex材料,除了有环保、柔软易用的特性,还具有良好的绝缘密封性能,即使在潮湿的气候下也能保护金属导线长久不受氧化腐蚀。不过该材料比较容易沾染灰尘,使用时最好不要让线身接地,要注意保持线身的清洁喔。

 

The First Ultimate线身的两端,可以见到二对黄澄澄的24K镀金铜插头,范登豪采用纯银焊法,并同时用氮气吹射焊点处以进行散热和杜绝氧化。我们可以看到,插头与导线焊接处非常平坦,据厂方介绍,在这个铜接线处能包纳1.2万根碳纤维丝,且阻抗几乎完全被对接“吸收”,因此能保持信息的完整传输信息,并不会对音质造成任何影响。而碳纤维导线与24K镀金铜插头焊接后,导线两端总共因焊接关系被打皱弯曲的长度仅为1毫米!作为一条标准长度为1米的碳纤维导线,其折损率为千分之一!

聆听中,安静的背景是The First Ultimate的一大特色,这也是它比起The First要更为精进的地方。当把The First Ultimate连接在Myvyad CD机与Bluenote功放上时,立刻感觉背景沉静下来,音乐细微的动态感觉更微妙的诠释。播放一些优异的现场录音特别能彰显The First Ultimate的强处,那是透明的声底加上丰富细节的合力表现,像是音乐会现场听众的轻微骚动、音乐家演奏时的呼吸起伏、乐器弹奏或人声合唱在空间反射的堂音等,The First Ultimate的一一表现让音乐的现场感更加活生。拜The First Ultimate干净的声底所赐,音场内各音像的形体越发的生动,从而撑起一个立体的音场空间,当中远近层次分明,人声或乐器的发声点定位相当精准。就算在一些国内所谓的发烧人声唱片,由于层层混录而原本较为模糊的音像立体感,在The First Ultimate的极佳层次感表现下也改善了不少。

The First Ultimate的声音带有一种特殊的高贵气质,在中高频表现得特别细致,像是三角铁打击时,金属的光泽感带着丝丝甜味又爽脆的味道,让人听了就觉得舒服。至于中低频段的能量感与爆发力,The First Ultimate并不是特别强劲那种,而从高到低频段一流的延伸与平衡性,才是The First Ultimate强调突出的重点。其极低频下潜的能力很好,高频泛音刻画细微,在聆听过程中,我发觉The First Ultimate最不会发出任何不耐或是过份强调而使人久听耳倦的铿锵之声。另外,由于有着更灵巧连贯的细节强弱起伏,The First Ultimate对于乐器质感的描绘也非常出色,特别是小提琴绵密的擦弦、大提琴拉奏时琴腔的共鸣、口琴吹奏时簧片的振动等等。以价格相对来说,The First Ultimate并不贵,其独有的制造技术和特点,以及迷人的声音表现,保证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