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爆棚的音乐会影碟


作者:一 言

  只消看看“P1ano Extravaganza”这个标题和好几台并在一处的大钢琴图照,就给人以“狂放、豪华的钢琴演出”这种刺激性印象。经过实际欣赏,你会确信这是一张令人惊叹的音乐会演录影碟,虽然它是前两年的出版物,但它所提供的超级享受和超常的纪念意义,可能在音乐影碟中是绝无仅有的。

  韦比尔(Verbier)位于世界名胜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白朗峰以及马特洪峰之间。1994年这里创建了——所音乐学院(The Verbier Academy),同时举办了音乐节(Verbier Festival),它们都以此地命名。2003年7月22日,为纪念学院和音乐节创建十周年举行的庆典音乐会在这块旅游胜地揭幕。这场音乐会也是为庆祝世界王牌钢琴斯坦威创建150周年而举办。此碟便是这次演出的实况记录,这次音乐盛会之所以扯人眼球,在于它的几个创举:

  一是它所云集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老中青音乐大师达23人,创造了纯粹的表演而非比赛的演奏大师同台“竞演共录”的新纪录;二是由于这些大师所签约的“东家”,分别来自BMG、EMI、DG、Sony等五家国际著名唱片公司, 因此五家公司联袂参与了此张影碟的出版,这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三是此次音乐盛会搬来了8台斯坦威大型演奏琴,让10位钢琴家同台献技,堪称罕见的钢琴表演大餐。还有由13位目前顶尖的弦乐名家集合而成的弦乐组合现场助演,精彩纷呈,因而创造了最精彩也是最活泼的“严肃音乐”演录纪录;四是此次演录虽然是在韦比尔的“大帐蓬”(Salle Medran)举行,由于采用了当今最顶尖的摄录技术,此款影碟的影音效果让人意想不到的好。

  整个庆典音乐会共安排了10个器乐节目,其中钢琴“十处打锣九处在”,明显占据主角地位。俄罗斯钢琴天才基辛与阿根廷钢琴天后阿格里奇的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521)四手联弹,揭开音乐会序幕。接着,基辛和美国著名指挥家兼钢琴家詹姆斯·莱文,偕同来自挪威的钢琴大师安德斯涅斯(Lelf OveAndsnes)、出生于波兰的美国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Emanuel Ax)一道,演奏了斯美塔纳的双钢琴八手单乐章奏鸣曲,现场气氛更加活跃。其后,则是音乐会中仅有的也是更热闹的弦乐节目,由13位弦乐大师联袂组成的“生日庆典弦乐团”表演了“生曰快乐变奏曲”。此曲将那首最简单最亲切的旋律,演化成了绚烂多姿、让人如痴如醉的生曰礼赞。而演奏家们轻松幽默的表情交流,更让聆赏者禁不住跟现场观众一道起立鼓掌!请看这支弦乐队伍何等强大,他们由巴什梅特(中提琴)、雷诺·卡普森(Renaud Capucon,小提琴)、张莎拉(小提琴)、格林戈特斯(11yaGringolts,小提琴)、今井信子(中提琴)、基东·克莱默(小提琴)、麦斯基(大提琴)、鲍里斯·帕尔加门什科夫(BOris Pergamenschikow,大提琴,2004年4月30日病逝)、雷宾(小提琴)、桑托斯(Patrick De Los Santos,低音提琴)、希特科维茨基(Dmitry SitKovetsky,小提琴)、特茨拉夫(Christlan Tetzlaff,小提琴)和齐奈德(NiKolajZnaider小提琴)组成,真是现代弦乐的梦之队!

  下面还有连台好戏。由俄罗斯著名指挥家兼钢琴家普列特涅夫与阿格里奇、基辛、莱文,加上生日庆典弦乐团,上演了四部钢琴与乐队的巴赫A小调协奏曲。这也是整场音乐会中钢琴与弦乐队的联手演出。再下面的几个节目,都是钢琴大戏了。演出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由前面已经出过台的普列特涅夫、安德斯涅斯、艾克斯、基辛、莱文等大师,加上瑞典钢琴家斯塔凡·舍亚(Staffan Scheja)以及尼奥拉斯·安格利希(Nio1as Angelich),还有来自中国的钢琴王子郎朗,合力演奏了几首名作改编成的“大型钢琴曲”,计有罗西尼歌剧《塞密拉米德》序曲、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还有本杰明根据牙买加伦巴舞音乐改编的钢琴曲、戈特查克根据美国国歌所写的音乐会演奏曲,以及苏沙的“闪亮的星条旗”。值得一提的是,郎朗和基辛是出台的钢琴明星中最年轻的,被安排坐在8台钢琴的中间。郎朗身着全场演出者中惟一的亮蓝色唐装,在众大师中格外显眼。在演出中,他并不在意身边的名公巨匠,而尽显大气潇洒的风度。如“野蜂飞舞”一曲,便是以他的“飞指”开的头,他后面钢琴“接力棒”也传承得舒展得体。

  整场演出的器乐节目已毕,鲜花已献给了各位表演者,但观众竟犹未尽,此时女高音巴巴拉·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上台,演唱“生日快乐”,极其优美深情。全体演奏家为她伴奏,以最热烈的方式再现了音乐会主题,赢得了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与喝彩声,也将演出推向了最高潮。

  这张影碟还附有近20分钟的演出幕后花絮,其中有参演大师们游览韦比尔名胜的镜头,更多的是他们在简约的室内活动场排演、交谈,切磋合作事宜的镜头。郎朗与莱文的对话、与基辛坐在一起,会同其他大师排练“野蜂飞舞”等乐曲,显现出了年轻的活力。这些音乐大款们甚至手拿干粮边走边啃,显得那样随和亲切,可见排演时间紧迫,都不讲排场,只顾认真对待这次联袂演出。碟中附有英、德、法、西班牙文的选单,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爱乐者欣赏。

  前面提过,本片摄录不是在声学和光学条件较好的音乐厅,而是在一间“大帐蓬”中进行的。多亏国际著名唱片公司的技师们,他们使出自己的招数,应用多种现代摄录技艺,来提升这款影碟的影音效果。此张DVD采用了D9格式,经过实际欣赏,此碟简直可与音乐厅的演录品相媲美。为提高画质,充分利用场景中的各种光源,如前台光、背光、追光以及自然光等,摄录技师们结合不同的拍摄角度,使人物和台景的影像也能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尤其是近处画面非常细腻,即使在较暗的背光下,表现者的面部色彩的层次感也都能完美地凸显出来。演奏家们冒着七月的暑热,在空调欠缺的大帐篷内挥汗表演,时有人面颊上浸出晶莹汗珠,影画中“抓拍”到的这些镜头,其色、光、型的还原度极高。还有些精彩的全景式演出场面,则采用了倾斜画面处理方式,增添了音画结合的现场动感。影碟采用16:9画面格式,兼顾了普及面最宽的普通宽频以及传统4:3格式电视播放系统。

  本碟音效上的表现也超出人们的想象。由于采用了DTS与Dolby Digita1两种环绕声格式,在表现十多人组成的弦乐队的音效时,虽没有爆炸轰鸣式的现场音响,但也能发出平衡性良好,透明度很高,中高音非常流畅的声音。据说现场使用了Teac的DV-15全兼容播放机,加上海声道输出200W的麦景图的MXl35环绕声功放,音乐表现上具有既舒适柔和,又饱满雄厚的“全景式”音效。该碟对于“大帐蓬”内的空间感刻画也非常棒,钢琴音色光泽亮丽圆润,弦乐群的密度感也非常好,整个音乐中弥漫着一股动人的暖意,欣赏最后“全员伴奏”下的人声时,尤其能感受到强劲的张力。由于现场的五只XQ音箱都采用Uni—Q同轴单元,对定位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如不同位置的钢琴均能展现出不同方位角度的音响,从中段位置发出来的观众席上的细微噪声也能很清晰反映出来,现场感极强。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