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新秀和她们的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专辑


作者:代 延

  为纪念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100周年诞辰,EMI公司不忘推出新专辑。其中两款尤为亮眼,一是因为它们并非以往老录音的再版而是最新演录,二是领衔“出演者”是韩国两位在国际乐坛上光艳四射的女子新秀。
  
  
  张萨拉演录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EMI 0946 3 46053 2 8)
  
  1980年出生在韩国汉城(今名首尔)的张萨拉(Sarah Chang),4岁便随其父学习小提琴,5岁登台公开演出。后来她有幸成为朱利亚音乐院著名的小提琴教母迪蕾的弟子。8岁时张萨拉受到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和里卡尔多·穆迪的特邀,分别与纽约爱乐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合作。1992年获得英国的Avery Fisher奖,并成为该大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同年,她的首张唱片由EMI公司出版,翌年便获得《留声机》杂志的最佳年度新人奖。迄今为止,张萨拉已经与国际最著名的乐团和指挥家合作,在EMI已推出和即将推出的专辑达十多款。

  这款专辑是今年最新推出的,演录的分别是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两个“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1995年,文格罗夫在Teldec推出过相同曲目的专辑,并获得《留声机》的当年度最佳唱片奖,应该说是新生代小提琴家的成功尝试。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其背景和作品本身的内涵均显得特殊和复杂。该作完成于1947年,作品题献给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由于作曲家当时受到“形式主义”批判,这部作品直至1955年才得到公演。今天,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演奏者,攻克这一作品便具有“技”和“意”的双重难度。张萨拉今番的演录,既是为纪念肖斯塔科维奇,也是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次挑战。

  作品按顺序分为慢、快、慢、快四个乐章。乐章的安排明显带有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有的象征意义。第一乐章是中板的夜曲,不过它与以往的同名乐曲通常所表达音乐意境完全不同。这里没有月下情侣幽会的情景,而是黑暗降临的一种时间概念。低音弦乐的序奏后,张萨拉的小提琴奏出的主题和其后与序奏导出的沉思风格的第一主题,带给人一种非常遥远、冷峻的情调。第二乐章诙谐曲快板,小提琴与长笛、低音单簧管开门见山式的交叉呼应,开始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世人不停向前走。据说这是作曲家表达了一种疯狂和主宰人们生活的每天无休止的忙碌,同时也表现了作曲家对犹太流浪音乐家在思想感情上的认同。乐曲在这里更多承载的是作曲家无言的悲痛。张萨拉的演奏与整个乐团遥相呼应,恰如其分地表到出乐曲的内涵。在第3乐章行板的帕萨卡里亚当中,乐曲为那个特定的时代众多受害者创作了另一种形式的安魂弥撒。独奏小提琴的抒情段落占了较大的篇幅。整个乐章出现了8 次变奏,张萨拉的小提琴表达出了异常深沉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最后的谐谑曲、灿烂的快板乐章中,张萨拉将那些炫技的段落处理得不温不火,恰如其分。小提琴演奏的华彩乐段似乎要把肖斯塔科维奇所处年代的那些所有的焦虑和疯狂,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碟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号“小协”也是张萨拉一次有益的演录尝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此碟是2005年张萨拉与西蒙·拉特尔棒下的柏林爱乐乐团联袂演出的录音,无论演绎和录音的综合品质,都能与任何一款以往的版本较劲,绝对值得品聆、收藏。

  
  张汉娜演录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协奏曲(EMI 0946 3 32422 2 7)
  
  张汉娜(Han-na Chang)是近年乐坛升起的一颗大提琴新星。她3岁开始由作曲家的母亲启蒙学钢琴,6岁时改学大提琴,进步神速,8岁那年就登台演出。1993年,她举家由韩国迁往美国,并进入朱利亚音乐学院深造。当大提琴大师麦斯基听到她的演奏时,惊叹她的天赋,遂赞助她奖学金,参加意大利锡耶纳的麦斯基大师班。1994年10月,张汉娜在巴黎举行的第五届罗斯特罗波维奇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得到首奖。老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也惊叹说:“我在她这年纪时都没她拉得这么好。她音乐的成熟度与情感实在太好了,若闭上眼睛闭,你肯定以为是一位25岁音乐家的演奏,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

  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正是题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作品完成于1959年夏天,同年10月4日在莫斯科首演,由罗大师亲自担任独奏。肖斯塔科维奇的个性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异常鲜明。该曲原来计划写3个乐章,但到头来变成了4个乐章的格局。其原因是本来附于第二乐章末尾的华彩乐段大大扩张了,其长度甚至超过了终曲,因此作曲家索性将它独立为一个乐章。这部作品有着熙攘,忙碌的节奏,无与伦比的慢板乐章,但与此同时,它似乎也透露出对生命的不祥预感,这是肖氏作品的最突出的特质。从曲式和内容上看,该作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颇为相似,但这部作品的旋律却很流畅优美而且通俗易懂。全曲的4个乐章——小快板、中板、华彩和快板,紧凑密集,其中难度也不小,尤其需要独奏者一气呵成。

  在纪念肖斯塔科维奇100周年诞辰的北京音乐会上,现场观众听众曾有幸欣赏并了解了这部作品,但更多的爱乐友还没有机会品聆此作。EMI出版的这款专辑正是最好的弥补。首乐章的主要动机形成全曲的基本动机,在第2乐章完结处,有一段难得一见的长大装饰奏,不仅具有现代性,也颇具独特性。在这款专辑里,张汉娜驾驭的大提琴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纵横无羁、跌宕起伏地自由驰骋,显示出绝佳的技巧效果。参与此作协奏的是安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 Pappano)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张汉娜与该乐团的合作有着神奇的默契感。尤其通过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音响特性,演化出作品所蕴含的对人们自身生活状态的审辨和深邃思索。这部作品中,多功能和声结构和不协和和弦的使用,更加突出了音乐紧张度和哲理性。专辑中还收录了肖氏较早期创作的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是由指挥家帕帕诺用钢琴与张汉娜合作演录的。张汉娜很好地掌握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那种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以及富有哲理性的多种要素。

  张汉娜的这款专辑录音时间是2005年,演奏优美醇厚,技巧纯熟,并且还带有东方女孩特有的天真和质朴的情感风韵,作品的诠释自然、朴实、真挚,是一张相当精彩的全新大提琴录音,值得细品慢嚼。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