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克莱斯勒(EMI,1987年)
啃《书》既枯燥又累人,随便涂抹两笔权当工作中间的消遣吧。有些作曲家不是全能型的,他们专门为某件乐器作曲,因为一心钻研之故,往往能充分开发该乐器的演奏技巧。他们的作品,通常故意跟演奏家为难,而一旦练熟之后,演奏技艺必然大有进步。在这些作曲家中间,克莱斯勒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一生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小提琴曲,这些曲子篇幅不大,难度却很高,因此,克莱斯勒跟他的前辈帕格尼尼、萨拉萨蒂一样,简直就成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代名词。

他的小提琴小品,为许多演奏家所钟爱,比如海菲兹、阿卡多等大师均出过克莱斯勒的小品集。这里介绍的一张是帕尔曼的杰作。克氏的小品中,最著名的要数《爱的欢乐》(Liebesfreud)和《爱的悲哀》(Liebesieid)。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两首曲子,那时未经世事,只觉得前者昂扬激越,后者沉郁低迷,当然更喜欢《爱的欢乐》。年岁渐长,明白了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便开始喜欢上了《爱的悲哀》。去年秋天去中原的一所大学开会,黄昏时分,空旷的校园里突然响起《爱的悲哀》,小提琴的幽怨透过操场上高音喇叭,伴着略带泥土气息的晚风,不期而至,真勾起了一点儿漂泊感。幸好,我虽身在异乡,却不是游子。
克莱斯勒的小品,哀怨的还真多。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妈妈教我的歌》,拉赫玛尼诺夫的《雏菊》,还有肖邦的《马祖卡》,经过克莱斯勒的改编,听起来怎么那么教人伤心呢!也许是帕尔曼拉得格外细腻吧。听过了这些,再去听那高难度的《赋格》,反而觉得那里面没有灵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