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音响线材资料(10)


Cardas新Cross系列产品


    转自台湾音响论坛95    

    在美国旧金山出生,华盛顿州史伯勒大学肄业,曾经在通用电话公司任职工程师,后来又跑去当一级方式程序赛车手,而在一九八○年左右顿悟开始投入高级线材生产的George Cardas,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Cardas认为他的成功是一点灵感,一些好撸?S多朋友的努力,加上对家庭的爱心组成的。他在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什么是Hi-End音响呢?Cardas说HI-End音响是一个有心灵沟通能力的设计者或录音师,能经由他们的器材或唱片,使聆听者产生共鸣。平价器材或许更漂亮,更多功能,但少了这种灵魂,便与Hi-End脱离了关系。Cardas所设计的线材并不特别强调材料,而是在缠绕方式上着手,新推出的Cross系列线材售价比Gold Five C更上层楼,据国外媒体的说法,表现也几乎全面胜过。每一条Cross线里面其实由两条11.5GA与15.5GA的线互绞而成,Cardas说由于线径加大,所以允许电流量也随之提高。过去Gold Five C以低频效果绝佳,立体音像浮凸而闻名,新的Cross系列据说在透明度、讯息量的传递,还有纯净传神的质感方面更胜一筹。目前美国许多录音室都采用Cardas的线材,如果录音师能够认同,你更没有理由怀疑了。

    文鸿代理。售价:讯号线18,000元、电源线12,000元、喇叭线34,000元

    台湾音响论坛105期

    终生聆赏的乐趣

    Cardas Golden Reference平衡讯号线

    杨德宜

    如果您也是Diamond的用家,听到这款铜线的低频凝聚力竟然比银线还出色,而且还是很饱满的凝聚类型,恐怕也要和我同声感叹:太过分了!

    搭配试听器材

   讯源:TEAC VRDS-20/Theta GⅤa。前级:Mark Levinson No. 38SXL。后级:Mark Levinson No. 23.5XL。喇叭:Wilson Benesch Bishop,ATC SCM-100P,mbl 300d。参考讯号线:Audioquest Diamond。其它线材: Prophecy Volecity/Progressive、Apogee Electronics A-110数位线,MIT CVT MI-330 Terminator、Siltech 4-120,Power Source SEⅡ、Cardas Golden Reference喇叭线,Power Source SEⅡ、Ensemble Powerflux电源线。电源处理器:Tice Power Block III,Ensemble Isolink/Power Point。

    在早期发烧线刚崛起的时候,市场上的著名品牌并不多,本地音响迷特别注意的产品也只有少数几款。对于刚跨进Hi-End领域的人,Hitachi与Audio Technica的一千多元讯号线是首要选择,数千元的中价位路线就由Monster Cable、Strightwire、Kimber Kable、Aural Symphony等包办,数万元级线材则以Siltech、MIT、Audioquest与Cardas等品牌为主。这些指标品牌各有各的声音类型与设计理念,拥护的音响迷族群也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大多能够在新锐尽出的线材市场中生存下来,而且一直保有相当程度的领导地位。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中、高价位线材品牌的发展过程,您更会发现它们在本地市场的状况已经非常不一样了。Audioquest与MIT从高价线材的定位向下扩展价位带,各自都推出过十分畅销的平价产品,而且在高价位线材的地位也依然稳固,所以它们一直是市场上的指标品牌。Strightwire、Kimber Kable与Aural Symphony则是尽力提高形象,不过在原厂与代理商销售策略回异的情况下,它们现在热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Siltech则是向更高价位的领域发展,百万元级的金银喇叭线也不乏发烧友捧场,而原厂也一直保持着这种高价的神秘感。
  
    Cardas Golden Reference平衡讯号线,售价48,000元(1.5米/一对)。总代理:欧美(02-27099039)

    Golden Reference采用镀铑端子,XLR接头的三个Pin上先镀银,然后再镀上一层铑金属,硬度极高且非常耐用,完全不用担心接头与插座之间的振动会使电镀层脱落。 

    相较之下,Cardas就算是比较不幸叩钠放屏恕km然这些年来原厂一直有新产品推出,而且价位带分布得很广,除了超高价位的发烧线用家以外,几乎任何族群都照顾得到,可是他们家的线材偏偏就是没啥机会曝光,也很少听到音响迷或是店家提起这个品牌。所幸,最近Cardas在本地由新代理商接手,原厂又适时了推出全新的顶级线材 ─ Reference系列,大家可以藉这个机会重新了解Cardas的世界。

    黄金比例 - 消除共振的金科玉律

    谈到Cardas,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黄金比例」,这也是主事者George Cardas的主要设计理念。黄金比例是一种建立于1.618(约略值)的比例数值,与鹦鹉螺内部螺线由中心向外愈绕愈远、不会自我交错的等角螺线(注),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奇妙现象。Cardas采用鹦鹉螺作为商标,二者之间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不过Cardas线材内部线蕊质量依黄金比例呈指数级数发展的设计方式,正与鹦鹉螺的等角螺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George Cardas大学主修化学,对应用数学的了解也非常透彻,所以懂得如何哂命S金比例这种指数发展来设计线材。就George Cardas的说法,绝大多数设计者都是以尺寸不同的线材扭紧绞绕,以达到减少应力、消除线材内部共振的目的。其实,线材中一旦有电流通过,导体的尺寸就会涨大(可以经由测量而得),原因在于电流流经导体时,导体内部的分子结构一定得扩展开来,才能容纳流进来的电流。如果电流的流量随着音乐讯号一样忽大忽小,导体的尺寸也就跟着忽胀忽缩,这就是存在于线材中的一种共振现象。

    当线蕊与线蕊之间存在机械性共振,而音乐中含有这种共振的频率时,该频率在通过了线材之后就会发生量感增减的现象。「整个音乐中的音场、音像与频率分布息息相关,一旦某种频率的比例不对,整体的表现就会大受影响。又由于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差别大多决定于每种乐器的泛音分布,一旦泛音的分布特性受到了线材机械共振的影响而改观,每种乐器也就失去了它的原味,音乐中和谐、紧密的特质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将线材里的机械振动除去,音乐性就得以呈现出来,声音也变得透明了……」这是George 
Cardas对于机械性共振所引发缺点的描述。

    不过,George Cardas认为一般设计者所采用的扭紧绞绕方式,并无法完全解决机械性共振的问题,所以他便从指数级数发展的咚惴绞街?制稹F淅?

    论在于:二个物体要产生机械共振的条件,其中一个的质量必定是另一个的2n倍或2-n倍,按理来说只要能避开这种关系,选择任何数值作指数都可以。

    不过,如果这个数列要发展得无限长,且必须避免任何二个数字落入前述的倍数关系中,最终就只有一种指数可以选择,那就是黄金比例 ─ 1.618。

    至于George Cardas如何哂命S金比例在线材设计上,还有一大段故事可以谈,可能要另外找篇幅来说明。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Cardas在黄金比例以外的设计理念。

    Hi-End线材的必备条件

    George Cardas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说过,这些年来Hi-End音响的各种产品类型都不断发酵,其中就包括了许多被称为「解决方案」的线材产品。虽说各种尺寸、形状和结构的设计方式都曾经被厂家尝试过,但是真正能够被证实具有不可或缺存在价值的产品却是少之又少。在这些少数的成功当代设计中,George Cardas认为它们全部都具有下列相同的特质:良好的导体电阻值/电容量比例,适当的电感量/电容量比例,还有非常低的电子或机械共振现象;以螺旋状的多股绞线进行编织;对称、平衡且稳定的导体材质选择等。

    George Cardas的结论究竟是否正确?我还没有机会针对过去每个阶段的指标性产品逐一观察,所以无法告诉您事实如何。不过,就原厂所公布的Golden Reference设计型态来看,包括传播速率配对、黄金比例、固定Q值、交叉编织、纯铜材质、李兹结构等,Cardas确实是针对这些特质而来。

    另外,George Cardas在自家网站上公布了许多资料,证明他所设计的线材都能够符合上述条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Cable Resonance is Easy to Measure」的文章,告诉大家线材的电子或机械共振测量程序并不算复杂,他只使用了Tektronics TDS 350测试仪器和一部Muse 150扩大机,用脉冲讯号与白色噪音就可以得到线材机械性共振的数据。George Cardas以自家的Crosslink喇叭线和其它品牌比较,在同样10呎长度的测试条件下,Crosslink至少都有二倍以上的抗共振数据出现。

    在同一篇文章中,George Cardas还以Stanford Research SR 715仪器测试电感系数与电阻值,结果在10KHz频率取样下,Crosslink的0.566uh电感量较一般线材的2.58uh来得低,0.298奥姆的阻抗值也比一般线材的0.365奥姆优异许多。最重要的是,Crosslink在10KHz和100KHz之间的电阻值差异只有2%,远比一般线材的5.2%来得低;这正是George Cardas宣称Hi-End线材与一般线材「可见」的差异所在。

    全新的参考系列

    您可能会说,这些都只是测试出来的「数字」而已,听起来又不见得会比较好,况且我又不知道他有没有鬼扯……对啊,音响终究要回到声音的基本面,所以耳听为凭永远是最准的。好巧,George Cardas也是这么认为!他在原厂的数据中特别声明,高价线材一定要听过才算数,如果你实在听不出Hi-End制品与一般等级线材的声音有何差异,请千万不要为了心里因素去花那笔钱,就算是他们家最顶级的Golden Reference也一样。

    在Reference系列出现之前,Cardas旗下共有Golden Cross、Cross、Quadlink、Microtwin/Twinlink与Crosslink等模拟音频与电源线材,另外还有三款数字线材产品。这次推出的Reference系列又分为Golden  Reference与Neutral Reference二种等级,其中Golden Reference是最新的顶级线材,而Neutral Reference则是比旧有旗舰Golden Cross次一等的产品。这些线材都标榜低电抗特性,原厂并宣称能够表现出非常自然且充满音乐感情的声音特色。

    Cardas并没有在导体的纯度上多作文章,只表示Reference系列的铜蕊线是专为录音市场所开发的,导体直径非常小,具有低电抗、低容抗的特性,能够适应专业器材输出/输入阻抗的极大变化,避免长距离传输下的集肤效应影响,尽可能达到平均的讯号传播速度。George Cardas与专业录音界的关系向来良好,许多著名录音室便是不惜血本的大量采用Cardas线材,如后制作(Post Production)领域最富盛名的Grundman Mastering录音室,多达数千呎的专业线材就全数用上Cardas李兹线。

    Cardas在专业领域收到欢迎,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一般的导线中,中心部份的讯号传递速度会比周围部份来得慢,这就撬?^的「集肤效应」。这种起因于传播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在敏感度较高的系统或是长距离传输下就容易听出问题来。录音室需要的线材长度往往数倍于家用系统,对于讯号传输的线材集肤效应当然更要尽量避免,因此George Cardas利用低电感值的蕊线,设计出传播速率较为平均的线材,就很容易受到专业录音室的欢迎。

    特性极佳的镀铑接头

    如果将这些新产品设计理念和过去的Cardas理论相比,您会发现Reference系列就是集George Cardas多年来的设计精髓之所成,加上近年来线材产业相当重视的抑噪理念而得。以下为Golden Reference讯号线的原厂公布规格数据:

外径尺寸:0.415吋(10.54mm)
介电质:铁弗龙/空气
电容量:12pf/ft(RCA)/7pf/ft(XLR)
导体线径:26╳3
屏蔽型态:双层

在这份资料中,Cardas特别强调他们加强了双层屏蔽结构,使线材对EMI与RFI的隔绝能力相对提高。虽然我们的人耳无法实际听到这些噪音,但是EMI与RFI的问题最近在业界不断被提出来,另一家著名线材厂商Tara Labs也特别针对此抑噪功能设计了新线材。或许,这将会是线材产品的下一个热门话题。

这次新代理商引进的产品,这要是以Golden Reference与Neutral Reference,还有早先的Golden Cross等高价产品为主力,送到杂志社试听的型号则是最顶级的Golden Reference讯号线(1.5米)与喇叭线(10米)。说实话,Golden Reference虽然贵为Cardas家族的旗舰,外观却没有什么卖像,少了那个发烧在线头常见的小盒子不说,黑色的线身也不特别粗壮,因为原厂并没有在填充物、外皮厚度上特别着力,所以您摸到的线身就几乎与实际线径差不多,这也是它为什么会特别沉重的原因。

Cardas的高级线材采用镀铑端子行之有年,在这款Golden Reference上也不例外,XLR接头则是在三个Pin上先镀银,然后再镀上一层铑金属。「铑」是一般电镀技术中能够哂玫阶钅湍ゲ恋慕饘伲?词笴ardas端子仅有百万分之数英吋的铑电镀层,但是它的硬度极高且非常耐用,完全不用担心接头与插座之间的振动会使电镀层脱落,而且耐磨、抗腐蚀、非常干净。许多DIY高手对于Cardas的端子情有独锺,确实有其道理存在。

无方向性且严格配对的线材

在正式开始线材试听之前,我们还得先正视二个问题:方向性,还有Break-In的时间。据Cardas原厂数据指出,Reference系列的线材采左右声道严格配对,但是线材本身并没有方向性的问题。当然,平衡式讯号线的连接方向没得选择,Male与Female有其一定的对应端子,所以我无法去验证原厂的说法属实与否,不过喇叭线在这方面就可以多加试验。另外,George Cardas对线材的Break-In有着独特的见解,甚至还写了一篇「Cable Break-In」的文章,与众不同的从绝缘体去探讨这个问题。不过,音响迷在进行比较的时候,通常会特别去注意喇叭的Break-In时间是否足够,扩大机次之,再来是讯源,最后才是线材。我在正式动手写评论之前,Golden Reference讯号线已经在系统上Break-In了将近一个月,只是这段时间并没有特别去注意它的声音是否有变化。下回写Golden Reference喇叭线的试用报告,我再一并将这些部分与原厂的理论逐一说明。

这几年来,我为系统添购的线材其实不少,不过平衡式讯号线还是一直以早期的Audioquest Diamond为参考标准。二者之间的价位有段差距,而且Diamond采用纯银线蕊,Golden Reference则是纯铜导体的设计,二者的声音走向理当会非常不同才是。可惜的是,我手边并没有其它Cardas线材可供比较,因此无法精确地告诉您新旧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何在。不过,就印象所及,老Cardas的声音是属于中低频偏向丰腴,音色是属于暖色调相当浓郁的个性,新的Golden Reference就是属于较干净、各频段较具有一致性的感觉,而且质感与声音纯度更加提升。除了我这种凭印象作比较的结论以外,George Cardas自己也写了一些简单的描述「……与Cross系列比较起来,Reference系列的温暖音色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确性」,这些或许可以让有意升级的老Cardas用家作为参考。

令我动容的音质与音乐性

与参考线相比,Golden Reference有许多声音特质让我非常喜爱,其中以「音质」和「音乐表情」最是令我激赏。

弹性、松软的音质,是我听到这款线材的第一印象。松软的特质在许多新生代线材上都可以察觉,这是因为厂商懂得去平衡现代器材高解析力的声音走向,例如Power Source、Strightwire等品牌都是个中翘楚。不过,透过Golden Reference的松软特色,我还听到了在参考系统上前所未有的音质弹性,尤其是琴弦的张力表现,便在这种弹性质感上显得格外地清楚。用Al Di Meola的「Winter Night」测试,近距离拾音下的吉他声音依然清脆,松软适度的声底却是参考线材所没有的特质,琴弦张力更是让细微瞬时、凝聚形体有着超水平的演出。

音乐表情,是很难用具体「音响性」来说明的形容词,因为它不属于音质、音色或是任何一项「音响二十要」表现。可是,「生动的音乐表情」确实是Golden Reference让我喜爱到近乎的一种声音魅力。我常用「Dave's True Story」这张CD测试人声,它的录音水平并不算特别高超,但是其中女歌手Kelly Flint的唱腔与声音特质,可以让我很容易察觉系统的中频质感和音色为何。以往带着这张CD四处聆听,只晓得Kelly Flint的歌声很迷人,包括在我自己的系统上也是一样,但是从Audioquest Diamond换上Golden 
Reference之后,却赫然发现她的演唱表情浮现了 - 一点都不夸张,我隐约在音场中看到她娇媚的表情!用最通俗的说法来形容,Golden Reference有一种「ㄋㄞ声」(台语),验证在小提琴上就是丝丝入扣,播放女声就是一种慵懒娇媚,谈质感、谈音色,在这种尽兴的音乐享受过程中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其它令我欣赏的声音特质

各频段的音色一致性,一般在线材的声音表现中较少被提及,不过Golden Reference在这方面的优秀演出,却让我不得不特别注意到。一般我们常说银线的高频比较亮丽,铜线的中频比较丰润,或是李兹线的中低频特别饱满,我必须告诉您,这些说法对Golden Reference而言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它的各频段特质都很均匀,音色也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大编制的管弦乐团录音中,不会硬生生冒出特别壮观的大提琴组,也不会有赫然嘶吼的小提琴群,而是各群组间量感一致、音色一致的和谐表现。以小提琴或是吉他独奏来测试,高、低把位变化没有断层,音域之间也没有明亮与晦暗之别。这种特质可以称为音色的平衡,也是音乐性表现的重要元素之一。

音场深度、层次感好得夸张,这项是我比较不愿意提及的Golden Reference优点。理由呢?因为线材首重搭配,音响迷要先了解该款产品的特色为何,再依照自己的需求作取舍,在评论中谈及这种纯音响性的某些神奇特质,可能会导致不明究里的人将其奉为仙丹灵药。虽然,经由Golden Reference诠释的爵士音乐现场录音,我可以从中清楚感受到各乐器之间的前后距离;在多轨录音的作品中,不同乐器所用上的人工残响参数异同,也可以藉由Golden Reference表现出来。不过,这是在系统原有的表现上加权,而不是用上这款讯号线就可以将其它器材的缺点给掩饰过去了。想要得到Golden Reference的音场深度与层次感优点,请先将系统在这方面的表现给调整出相当水平来,再去领略设计者所带给您的附加价值。

低频凝聚力,是Golden Reference带来的另一项惊喜。前面提到它具有松软的个性,不过这是针对音质特色的描述,并不代表它的声音会松散,这点光是用随便一张低音乐器的录音就可以轻易察觉。我拿「宇宙河马」录音来测试,无论是Wilson Benesch Bishop、ATC SCM-100P或是mbl 300d的任何搭配组合,用上Golden Reference之后的低音线条都会显得格外出色,形体感与精准比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如果您也是Diamond的用家,听到这款铜线的低频凝聚力竟然比银线还出色,而且还是很饱满的凝聚类型,恐怕也要和我同声感叹:太过分了!

这是一款参考级线材

George Cardas说,他设计Golden Reference的目标是创造「终生聆赏的乐趣」这种价值等级。以一组1.5米长度的平衡讯号线来说,将近五万元的定价确实是相当高昂,所以即使我非常欣赏它的表现,但是也不会用「便宜」这样的用词来说服您购买,更无法赋予它「最佳推荐」的赞誉。不过,以Golden Reference讯号线的设计理念和声音特质,我仍然要说它是物有所值的线材;若是就目前市面上动辄六位数的发烧线材价格来看,我更要说它的表现水平相形之下绝对是「物超所值」。

如果这种价格远远超过您的消费哲学,请不要去听它,以免乱了您多年来的坚持。对于买习惯了高价发烧线,甚至于消费等级远超过Golden Reference这个价位带的人,我建议您一定要找机会试听看看。或许,您将会像我一样,迫不及待地将这款George Cardas的最新力作列为参考标准。

注:等角螺线由瑞士数学世家Bernoulli第二代Jacques I(1654-1705)所提出,其理论为切线与中心到切点的联线永远保持等角。以前曾有人将这种Bernoulli等角螺线说成Archimedes螺线(阿基米得螺线,也就是曲线与中心的距离与所绕圈数成正比),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说法。杠杆原理、浮体原理、π值求法和圆柱含球成定比等,都是Archimedes(公元前287年-212年)一生的伟大成就,不过并没有包括等角螺线在内。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