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机亦难撄其锋-mbl 7008ML综合扩大机


有些音响玩家常在口头上说「音响性」如何如何、「音乐性」又是如何,难道说难道说这两者不能并存?还是互不相干?抑或是达不到性能要求的理由?从mbl 7008ML的制作与声音表现,让我更确定完美再生音乐的背后,需要的是讲究细节、理念贯彻与扎实的制作。

     综合扩大机,输入端子(组):XLR×1、CD×2、High Level×1、Processor Bypass×1,输出端子(组):前级输出×1、固定输出×1、耳机输出、喇叭端子,频率响应DC~135kHz(+0/-3dB),输入阻抗5kΩ、Processor Bypass 10 kΩ,总谐波失真1kHz<0.04%、20kHz<0.2%,讯噪比100dB以上(A加权),增益36dB,输入灵敏度470mV,输出功率4奥姆负载时200瓦、8奥姆负载时120瓦,输出阻抗0.03奥姆,尺寸155×450×400mm(高×宽×深),重量20公斤,参考售价:358,000元。


    〔参考软件〕「AFTONPSALM och JULESANG-Hakan Hagegard」是我听过最佳的教堂录音之一,以男中音为主的演唱,衬上管风琴钢琴为主的伴奏,极为丰富的堂音和温暖音色,音乐和缓地让浮躁的情绪安定下来。低频延伸有限、中低频能量不足的系统在播放本片时会让聆听者感到不耐烦,要是您的系统在各频段都有很好的密度感、且高频延伸极佳的话,本片则会带给您恍如置身教堂中的感受。(Proprius PRCD 9004)

     从1990年代初期到中期,可以说是Hi End音响市场的高峰期,当时许多扬声器设计「概念性」的意味很浓厚,在实践设计者理想的同时,往往就顾不得效率有多低、阻抗变化有多大,若是以这些喇叭作为标准来挑选扩大机,对扩大机的输出功率、电流输出能力都是相当大的考验。从一个电路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原本我们希望造出的是传真度高(客观标准)、音质好(主观认定)的扩大机,然而在「必须达到某个程度的推力」的条件限制下,有很多对音质有利的电路结构不能使用,就算厂商有意生产也不见得会被那时的市场广泛接受,而沦为小众的制品。不过也多亏了那个年代的磨练,扩大机制品的完善度又更为精进:举凡电路架构与用料的合理性、电源的扎实度、噪声与机械性震动的抑制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到了2000年之后,音响市场有着相当程度的转变:多声道音响系统、新世代讯源的兴起,改变了新一代玩家的消费习惯,这些玩家重视「功能」的程度经常是超越「性能」的,尝新的人多、深度品尝的人少,客观的条件似乎对传统的Hi End音响市场越来越不利。但我们也可以看到Hi-End制品的走向亦有所改变,新一代的喇叭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以驾驭,扩大机也渐渐从「以推力为前提」转为「以音质为前提」,系统由庞大复杂转变为精简、生活化。在最近一年间我试用过一些极为出色的扩大机,它们并不是分体式的前后级扩大机,而是以往常常被人忽略的综合扩大机。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