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攻法
将SR-3把玩在手上,沉甸甸的颇有份量,用料颇有可观之处,但线身却不会太硬,用起来还满顺手的。一般线材要做得粗壮有料,大多採用绞绕结构,利用多股绞绕达到噪讯抵销的效果,但绞绕结构很容易让线身变得很硬,用起来比较费力,但SR-3粗却柔软的线身,显示它採用的结构或有不同,等到原厂寄来设计相关资料,疑惑也解开了。这SR-3用的是相对简单的同轴结构,所以即使粗壮勇勐,线身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柔软度,而且Audiopoint採用了「正攻法」,使用单芯PCOCC单结晶铜镀银导体,在SR-3的核心部位用上昂贵的材料,然后使用14层不同材质的批覆,层层包围,以优秀导体加上複杂屏蔽,SR-3的设计逻辑很单纯,也很实在。

碳纤维材料套管,打开这个套管可以看到裡面还塞了天然蚕丝
需要一点耐性
整体说来,SR-3很有高阶线材的製作品质,从RCA端子到线身做工都有精緻之处,不难看出Aduiopoint向上提升的用心。但或许因为单芯PCOCC材质的关係,刚接上系统时有些施展不开,可以听出单芯线的个性,声音密度不错,但却显得有些紧。大部分单芯线都有类似的难题,线材还没Run开时很容易觉得声音比较紧张,我常用的荷兰Crystal也是如此,刚用时候有些不习惯,但用了几个月之后却是爱不释手,我想SR-3也属于那些需要一点耐性的讯号线,而这也是单芯线的麻烦之处。
把声音形体收紧收密
虽然觉得没有完全把SR-3 Run就写评论,有些对不起这条讯号线,但写评论还是有时间压力的,我在U-audio办公室让SR-3工作一两个星期,然后带回家仔细听,我觉得SR-3是一款很有个性的讯号线,它不是那种清清如水,强调中性无染的讯号线,相对的,SR-3很能发挥音乐的张力,是走强劲有力诠释的讯号线。这麽说有点抽象,举例来说,李云迪演奏钢琴总让我觉得带着一些文人的气质,而郎朗的演奏就比较花俏,比较有跃动感,SR-3比较偏向郎朗的那一类型,透过SR-3聆听音乐,就是多了那麽一点劲道与张力。我推测这还是单芯线的个性,它很能把声音形体收紧收密,藉此强化音乐的力度。
